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土皇帝並非社會不穩定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0-11-07 09:25:48  


 
土皇帝並非社會不穩定根源

  新快報:對上訪者進行勞教,有論者認為縣委書記超越了憲法,變成了土皇帝。從總體上看,無論是官員在知識分子面前的張狂,對人大甚至憲法的不屑,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在於權力的獨大和權力事實上的通吃格局。對這個問題,各位怎麼看?

  斯偉江:土皇帝本身不是社會不穩定的根源。產生土皇帝的體制才是根源。打倒一個土皇帝,又生出一個,而受土皇帝欺壓的百姓,真是“恨如芳草,萋萋劃盡還生”。沒有希望,沒有盡頭的生活,恐怕就會亂象橫生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要麼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至少,給全體官員換上新思維,考察官員政績要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然而,如果沒有GDP的硬杠杆,猶如沒有統一高考,在當下選拔幹部的環境下,什麼是德才兼備的能吏,真的只能是誰有關係,誰就是能吏。

  社會公平、和諧的考核標準,只能是老百姓的民心、選票。而我國,據說,老百姓素質低,還駕馭不了直選這個工具。因此,看來,似乎真的是僵局。陳書記和於博士的話語撞擊,將在不同環境下,不斷地複制、放大到身體撞擊,撞擊、撞擊,不斷地增長,直到新的遊戲規則的產生。

  鄒嘯鳴:土皇帝之所以敢於對憲法都表現出“不屑”,是因為我們的政治制度上缺乏憲政框架。是公權力本身沒有受到有效的制約,而不僅僅是縣委書記的權力沒有受到有效制約。

  我們當前的社會問題已經相當突出。老百姓作為納稅人,其產權理應受到來自政府的保護,但事實是相反,往往受到來自官員的侵犯。當出現這樣嚴重的利益衝突的時候,法院又起不到其應有作用。而老百姓去上訪,祈望從上級政府那裡得到更公平的待遇,卻又被地方官員用“勞教”來威脅。這就將合理解決衝突的正常渠道,完全堵死了。這種局面已經遠遠突破了人類的道德底線和社會秩序所必需的公平正義的價值觀。這將會引發很危險的社會動蕩。

  吳木鑾:中國的權力現在還是過於集中於政府手中。這雖是一個世界趨勢,不過,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封建傳統的國度來說,值得警惕。近年來市場化程度增加,不過政府壟斷的資源不降反升,權力的“利潤”更加豐厚。說明一些改革是有問題的。

  來源:2010年11月06日 新快報 標題:於建嶸PK縣委書記:土皇帝並非社會不穩定根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