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霸權流失將使中國面臨更大國際壓力

http://www.CRNTT.com   2010-11-23 11:45:28  


 
中國仍無力挑戰既有經濟秩序

  那麼,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呢?就積極面來說,隨著美國經濟力量的相對衰落,其對中國所能施加的壓力也在減弱。同時,中國也已經有能力來找到更多的共同(經濟)利益和支持力量來抵禦美國的壓力。中國本身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共同經濟利益。與中國的共同利益,使得很多國家不再簡單地站在美國的立場上來和中國交往。

  然而,就外交來說,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同時表明,中國的外在壓力在快速增加。首先要說明的是,美國霸權不再,並不是說中國具備了能力來挑戰美國。這不僅僅是因為美國的經濟總量和其所具有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更是因為現存國際經濟體系是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所確立,中國選擇通過“接軌”而崛起,就表明中國接受這個體系並在體系內發揮作用。只要美國還是處於體系的頂端,繼續是體系的掌舵人,中國很難有有效的機制來挑戰美國。(不過,也很清楚,自改革開放以來,挑戰美國從來就不是中國的意圖。)

  美國霸權不再,中國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外在壓力。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中美雙邊關係。對中國來說,雙邊關係的挑戰主要表現在經濟貿易和安全關係兩方面。因為存在著的巨大的貿易逆差,美國在對華政策方面可能會越來越自私。美元對人民幣的貨幣戰爭已經通過不同方式展開,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不可避免地處於被動地位。人民幣的國際化儘管在進行,但人民幣國際化主要的目的在於自我防衛,減少損失,而非挑戰美元。實際上,如果現存國際金融體系不變,人民幣很難挑戰美元。

  中美兩國間的貿易不平衡困局很難得到解決。中國堅持人民幣不會大幅度升值,另一方面又沒有足夠的政策動力來提高勞動者所得,表明中國會繼續向美國出口廉價商品。而美國又不會放鬆對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的管制。進而,中國等一些國家也繼續持有大量的美元。中美之間的這種不平衡的經貿關係,致使有人認為美國會贏得這場勝利。美國可以大量發行美元,從技術上“貶值”美元來促進出口。儘管美國的信譽也會受到損害,但中國必須承擔物質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美國通過進口廉價商品和“輸出”美元,可以有效地控制因為發行貨幣而帶來的國內通貨膨脹,或者說把通貨膨脹轉移給其他國家;而中國等則要承擔高度的通貨膨脹壓力。

  再者,美國也在努力進行內部經濟結構調整,尤其表現在再工業化方面。美國再工業化當然有很大的代價,但其可以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例如提高來自中國產品的關稅,來支持再工業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