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剛門”豈能秘密地關閉

http://www.CRNTT.com   2010-12-21 13:41:00  


 
殷國安:公眾事件中,沉默不是金是糞土
 
  中國經濟網 2010年12月21日08:14

  從滿足公眾權利的角度看,“李剛門”早已成了一個公共事件,就應該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公眾將據該案件來評判社會的公平正義,而正義要以公眾看得見的形式實現。否則公眾只能認為此案不敢徹底公布,必然是權力吞噬了正義。從維護政府權威和形象的角度看,及時公開全部事實是政府的責任。河北省省長陳全國曾經表示,對於河北大學校內的醉酒交通肇事案要“依法嚴肅處理”,李剛身份不會影響撞人案裁決,目前省委已經專門成立了工作組進駐河北大學處理此事。因此,河北省政府應該“言必信,行必果”,把全部查處情況向公眾公布。

  如果政府不能徹底公布“李剛門”的查處情況,人們只能認為查處“有鬼”,見不得陽光。或者政府真的擔心現行的查處一旦公開,會引起新一輪的輿論不滿,難以應對?如果確實包庇了“李剛”,靠隱瞞終究不是最後的辦法;如果確實是秉公辦理,即使輿論會因為情緒引發不滿,終究還是會回到正確的軌道上的。據目前網上流傳的說法,死者家人迫於壓力和李剛達成和解,並就民事賠償30萬(一說46萬),李一帆因交通肇事罪判有期徒刑三年,監外執行。這些說法是否真實,需要一個答案;最後的處置是什麼法律依據,也需要一個解釋,所有的人最終還是要回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對待公眾的質疑,政府無權選擇沉默,這裡的沉默不是金,而是糞土。

  “李剛門”需要水落石出,不僅是本案需要有一個答案,包括“五套房”問題和河北大學的“封口令”問題,甚至到央視道歉的問題,都需要有一個交代,需要真相大白。據說“五套房”已經證明不是真的,但是卻沒有官方的發布,這是不對的。

  撥開層層浮雲,讓正義的陽光照射到每一個角落。難道“李剛門”可以成為“秘史”永遠“塵封”,若干年後才來“解密”,或者留給河北的考古學家挖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