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拉動消費為重點的“十二五”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5-21 08:33:26  


研討和制定“十二五”改革規劃,關鍵和重點是建立拉動消費的體制機制。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訊/研討和制定“十二五”改革規劃,關鍵和重點是建立拉動消費的體制機制。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文章表示,願就以拉動消費為重點的“十二五”改革,簡要地提出以下5點建議。文章如下。

  一、關於“十二五”改革的突出特點

  “十二五”規劃綱要和今年改革重點工作部署都強調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改革,目標和方向是很明確的。從現實來看,中國確實到了從改變生產關係、做大經濟總量轉向改變經濟結構、建設消費大國的歷史拐點。為此,“十二五”要把改變經濟結構、形成公平與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作為改革攻堅的重要目標。這既是“十二五”改革的突出特點,也是二次轉型與改革的歷史任務。無論是發展還是改革,“十二五”確實是歷史轉型的關鍵5年。把握“十二五”改革的突出特點,對加快推進“十二五”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改革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二、關於“十二五”改變經濟結構的關鍵和重點

  我的基本看法是,“十二五”能不能初步實現由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的轉型,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成敗所在,也是改革攻堅的重點所在;既影響短期宏觀經濟穩定,又決定著長期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因為:

  1.投資—消費失衡已成為經濟生活和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雖然最近一兩年消費率有所回升,但當前實際消費增速又出現了回落跡象,居民消費傾向尚未明顯改善。這使經濟增長被迫更加依賴於投資出口,進一步增大了經濟生活和宏觀經濟運行的矛盾。

  2.消費率持續下降的深層次根源是體制因素。這些年來,經濟生活面臨的突出矛盾是:G D P增速很快,消費率不升反降。產生這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在於,以做大G D P、國富優先發展為主要特征的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使國家生產能力的增長快於居民消費能力的增長,并不斷拉大貧富差距。應當說,改變投資—消費失衡,的確有一個發展導向的問題,即要從追求G D P總量導向轉向國民收入導向,從國富優先的發展導向轉向民富優先的發展導向。

  3.如果相關政策和改革到位,“十二五”有可能初步實現從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的轉型。力爭用五年左右時間,把消費率從48%提高到55%左右,把居民消費率從35%提高到45%左右,就能初步形成消費主導的基本格局。對此,建議把提高消費率作為“十二五”改革專項規劃的重要約束性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