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經濟未來十年:崩潰還是繁榮?

http://www.CRNTT.com   2011-06-21 09:21:04  


複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教授張軍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訊/中國經濟從現在到未來數年是否可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勢頭,增長主要依靠什麼?中國經濟如何才能在超越日本經濟總量之後不斷縮小與美國經濟的距離,並最終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財網今天登載學者張軍的文章“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猜想 崩潰還是繁榮?”: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何在

  中國的投資有沒有過多、過度,不能只簡單地去看投資率是不是上升了,最好的答案在於投資是不是幫助了結構變化,是否加速了勞動力與資金跨部門和跨地區的流動與轉移,是否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這些才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

  我們知道,中國經濟現有的增長能力主要還是因為我們能夠利用高儲蓄而實現資本的快速積累。這是一個核心,其他的東西,比如開放與自由貿易、金融與企業改革以及教育的普及等,都是有利於資本的積累而不是相反的。不過,很多人對過快的資本積累還是憂心忡忡,擔心快速的資本深化會拖累經濟的增長。從理論上說,這種擔心是有道理的。資本積累太快,會導致投資的回報遞減,阻礙經濟增長。

  我還記得,在2000年前後,海內外很多經濟學家,包括我在內,對中國經濟後續的增長勢頭都並不看好。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看到資本積累的速度越來越快於它的產出速度,這樣就導致年度的資本對GDP的比率,在1995年以來從1.6持續上升到 90年代末的 2以上。而且同時,GDP的增長速度一度有放慢的跡象。於是,在2002年我自己也發表了論文,認為資本的快速深化可能導致中國經濟的增長出現長期下降的趨勢。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們都錯了,因為中國經濟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現在,平均而言不僅持續高速增長,而且我們看到中國經濟真正的實質性的變化反而是發生在過去15年裡的。這是有目共睹的。張五常先生甚至把這一時期稱為真正的中國奇跡。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想一定是經濟學家錯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