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世界經濟的新格局與中國的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11-06-21 11:08:13  


新加坡國大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訊/“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國把握住了全球化所帶來的機遇,現在中國已經成為推動全球化的主動力之一。今天,中國再次面臨不一樣的機遇。如果把握住了,中國可望再上一個新台階,有可能促成國家進入經濟先進國家的行列。但如果錯失了這個機遇,那麼可能就要進入人們正在熱衷討論的‘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和這一陷阱相關聯的一系列社會政治問題。”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大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世界經濟的新格局與中國的機遇”,詳論如下: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很多國際組織和學者開始討論起國際經濟多極化的問題。之前,人們一片樂觀,認為全球化正在造就一個高度整合的世界經濟體。但金融危機的發生很快打破了這個夢想,人們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西方危機和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可以說是經濟多極化概念的根源。

  金融危機發生之後,西方各國竭力應付。但是到今天,整個西方仍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人們不敢斷定西方是否真正走出了危機?是否會面臨新的危機?對這些不確定的爭論一直存在著,而爭論本身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盡管因為政府的有力幹預,西方金融經濟得到了穩定,但其它方面還是問題嚴重。在歐洲,主要表現在政府債務危機和財政危機;而美國表現在政府債務危機和實體經濟不能得到有效恢複。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開始感覺到,西方的政治制度很難有能力來應付這些危機。

  實體經濟的複蘇對美國來說是關鍵。美國仍然是頭號世界經濟體,只要其實體經濟繼續處於困境,那麼整個世界經濟還很難複興。這不僅僅是因為美國的龐大市場還很難被其它市場所替代,而且更是因為美國為了應付經濟困局所實施的諸多方法例如濫發美元、貿易保護主義等都會繼續惡化整個世界經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