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李凡:台灣民主發展之我見

http://www.CRNTT.com   2011-08-07 08:36:11  


台灣民主之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1895。圖為當年流行的《台灣民主歌》歌仔册。甲午戰爭後,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紳民群起抗日成立“台灣民主國”,改元“永清”(永屬清國之意),作者不詳的說唱文學《台灣民主歌》歌仔册亦同時出現。
  中評社北京8月7日訊/《南風窗》日前登載李凡的文章“台灣民主發展之我見”,文章說,台灣民主所帶來的重大變化,是台灣人民已經有了空前的自由,也就是空前的人權,任何人在台灣都可以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尊嚴。

  2008年台灣大選結束以後,馬英九在慶祝大選勝利的會上自詡台灣民主是亞洲民主的燈塔。但是,對於中國大陸的民眾來講,他們所了解的台灣民主卻有不同的表象,這些包括“立法院”裡“全武行”的打鬥、嚴重的權錢交易式的賄選,以及用開槍的方式改變選舉結果的“傳統”等。更為嚴重的是在一些人的眼裡,所謂的台灣民主就是台獨。該怎樣看待台灣民主的變化以及它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呢?筆者從2001年起曾經多次到台灣訪問,也看了多次台灣不同類型的選舉。所看所思,深有感觸。

民主之路

  1949年國民黨敗退到了台灣。為了穩固統治,台灣一直實行“軍事戒嚴”,國民黨在台灣施行的是專制統治。前有“二.二八事件”,後有“美麗島事件”,這個期間無數的台灣人受到迫害,以致失去生命。這些都是血腥的記錄。台灣民主化之後,各地建立了許多紀念館,將這些事件都陳列出來,讓後人了解。

  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除軍事戒嚴,開啟了台灣走向民主化的發展道路。台灣民主化的發生,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台灣社會面對的內外變化,二是台灣領導人的決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