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美關系和亞洲集體安全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1-10-18 09:25:30  


 
  所以,無論從中美雙邊關系還是小國家的自身利益來看,小國家都會選擇多邊安全關系。對小國家來說,多邊關系至少有幾方面的意義。首先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中美兩大國的行為。大國不僅僅追求物質利益,也追求聲望、信用等非物質利益。在多邊關系之內,中美兩大國都要顧及聲望問題。其次,多邊主義有利於小國家參與國際和區域事務,或者說,多邊主義是小國家參與國際和區域事務的有效手段。

  東盟(亞細安)一些小國家也正是這樣做的。一般認為,東盟國家採用的是平衡(balancing)戰略,就是說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作一平衡作用。但實際上,東盟的戰略正在努力超越這種簡單的平衡戰略。東盟為了自身的利益,曾經努力阻止其他大國的介入,來保證區域內的和平與穩定。但現在正在轉型成為大國互動的平台,東盟盡最大的努力在促成大國之間的良性互動的同時,實現本身的參與。不過,東盟是否能保障大國之間的和平相處,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就是說,作為一個大國互動平台,東盟要轉型成為亞洲的集體安全體系的基礎,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

  安全困境困擾著整個亞洲。作為崛起中的大國,中國在維持亞洲安全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扮演一個關鍵角色。美國作為唯一霸權的行為邏輯已經比較清楚,即在很不自信地預防著中國的挑戰,無論是實在的還是假設的。另一方面,中國則比較小心地維持著和美國的“和平”關系。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中國不能放棄北朝鮮,但中國盡量和美國合作,最大程度地來約制北朝鮮的行為,盡管中國的約制並不總是成功的。在上海合作組織方面,盡管俄羅斯趨向於強調安全面,中國更多的是強調商貿,中國的最大考量也是不要去觸動美國的安全神經。在中國東盟關系上也是這樣,到目前為止的關系的主體是經貿關系。同時,中國也沒有顯現出任何國家意志和計劃,和美國競爭霸權地位。中國在根據自己的步伐進行國防軍事的現代化建設。

  但不難看出,這是一種脆弱的“和平”局面。美國並不因為中國的“低調”而感到放心,而中國本身的“低調”也是有限度的。中國如果不當心,就會陷入不安全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