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大陸專家:馬連任應為所當為再創新局

http://www.CRNTT.com   2012-05-17 00:35:55  


 
  馬英九第二任期,儘管仍將面臨各種挑戰,但較之第一個任期初始,執政環境已大為改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認同“九二共識”、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為台灣主流民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已經成為馬英九在第二任期有效應對各方面挑戰的堅實基礎。馬英九要青史留名,就應當順應民意潮流、兌現競選承諾,在強化內政改革與經濟發展的同時,把重點放在兩岸政治互信的強化與兩岸關係發展新境界的開拓上,在破解兩岸政治難題方面有所作為,適時展開兩岸政治對話,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啟動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進程。從兩岸關係及島內政局發展觀察,目前確實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之窗:

  其一,自2005年以來,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始終是國民黨及馬英九的執政綱領和政策主張。2005年4月“胡連會”時國共兩黨便達成包括“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架構”在內的“五項共同願景”,這“五項共同願景”隨後被列入國民黨十七全、十八全的政綱中;2007年在馬英九蕭萬長競選白皮書中,也將和平協議議題列入其中;2011年10月馬英九在競選期間再度表示:為了讓和平現狀能夠持續,有制度化、法制化的必要,所以提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構想。

  其二,台灣最大反對黨民進黨也主張兩岸構建“和平穩定互動架構”。陳水扁曾在1999年11月15日表示“主張兩岸透過長期對話,以簽訂和平協定”;在陳水扁執政時擔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曾經在2004年2月26日稱“即使兩岸和平穩定架構公投沒有通過,還是會繼續推動”;2011年8月,在民進黨的“十年政綱”之中,也明列了要透過多層次對話“建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蔡英文也如此表述。2011年9月13日,蔡英文在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演講中稱,“儘管兩岸各有主張,但不應影響雙方達成一個有利於和平與發展的互利協議”。2012年3月中旬,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以學者身分出席在雲南騰沖召開的第10屆兩岸關係研討會時表示,“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可以求同存異,民進黨和共產黨之間也有求同存異的可能性,而兩岸和平就是共同的語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