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鮑盛剛:中國的政治就是做生意

http://www.CRNTT.com   2012-09-13 10:04:15  


 
兩種不同合作模式的競爭

  在中東和中亞,中國正在代替美國成為中東地區石油出口的主要國家,在中亞通過上海合作組織,一個可能沒有美國參與的歐亞大陸經濟體正在顯現。

  在歐洲,美國面對歐債危機,袖手旁觀,無能為力,反而擔心危機會拖累美國,而中國與歐洲國家的經貿關係以及中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中國正在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

  美國是現今世界體系的主導者,擁有強大的海權、海外駐軍與軍事基地,但是,無奈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背景下,美國缺少維護其世界霸權的必要而巨大的資源,美國不得不緊縮,或者至少難以進一步增加軍費開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資源缺口,如何彌補這一缺口?之前美國的解決方案是尋求盟友的支持和配合,即美國領導,盟國出錢,但是現今盟國的日子更不好過。那麼,美國如何能夠以有限的實力繼續維護其世界影響力與領導地位呢?從目前來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控制輿論,宣揚人權和普世價值,借此干預別國內政;二是製造和挑撥國家之間的矛盾,通過軍售、軍演,挑起地區矛盾與衝突,推行“以夷制夷”的方法,而自己在後面不斷煽動,使矛盾和衝突不斷升級;第三是製造目標國內部的矛盾,扶植和武裝反對派,推動國內的政治動蕩和混亂;第四是利用聯合國安理會,挾天子以令諸侯,對目標國進行武力干涉,導致政權的更迭。這一方法在利比亞得逞後,正在被複制到世界其它地區,並成為美國和西方國家推行全球干預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因為它成本低,無須自己投入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其次在道義上不會受到指責,相反得分不少,美國和西方國家反而成為維護正義與和平的象徵,另外美國和西方國家還可以由此出售大量武器裝備賺錢,提振其衰退的經濟。

  這與之前美國和西方國家自己動手,單邊行動在成本與效益方面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目前美國為遏制中國的崛起和在全球的影響力,基本上採用了這一戰略,在亞洲鼓吹中國威脅論,在非洲指責中國搞新殖民主義,在中東將中國推到所謂人權與普世價值的對立面,挑撥和激化中國與周邊以及相關國家的關係和矛盾,以此牽制中國,特別是在亞洲利用中國與周邊一些國家在領土島嶼上的爭議,推波助瀾,唯恐天下不亂。

  中美影響力競爭既是雙方實力的較量,更是雙方兩種不同的合作模式的競爭。中國的優勢在於經貿關係,中國不僅自己由於融入現有世界經濟體系而得以崛起,同時中國由此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所以,中國的崛起與影響力是建立在市場規則基礎上的,這不僅有利於中國自身,也有利於世界其它國家的發展。美國的優勢在於輿論宣傳,普世價值觀和軍事,還是冷戰時期的那一套,顯然與當今世界經濟與政治發展趨勢是不一致的,世界經濟是趨於全球化,政治趨於民主化,而美國和西方國家試圖退回到貿易保護主義,維護其世界主導地位,逆世界潮流而動,所以美國全球戰略顯得雜亂無章,拆東墻補西墻,東奔西走,力不從心。

  顯然,從成本與收益分析,市場原則比政治、軍事手段更具優勢。

  作者在加拿大海外集團工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