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謝長廷藉保釣話題復聲顯示與眾不同

http://www.CRNTT.com   2012-09-26 08:49:27  


 
  實際上,曾記否?當蔡英文敗選,作出“輸在最後一里路”亦即兩岸關係政策的檢討,而民進黨內也因而掀起一陣的“大陸熱”之時,謝長廷是其中最活躍的一個,他除了是重提“一中憲法”之外,還強烈主張民進黨應當調整兩岸關係政策,提出進行“中國政策大辯論”,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並主動請纓出任其主委。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後,吸取在參選過程中遭到“四打一”的教訓,為了團結和拉攏黨內各派系,不敢怠慢擁有黨內最大派系(謝系)實力的謝長廷,答應了他的要求。

  但在馬英九再次暴露出其領導能力不足,政績乏善等“軟肋”,引發民間不滿,批判聲浪也四起之下,蘇貞昌認為對民進黨來說,調整兩岸關係政策已不再具迫切性,馬英九的“治國無能,執政無力”已是民進黨的“大紅利”,尤其是民進黨執政縣市的政績都是滿堂紅,國民黨執政縣市的政績普遍欠佳之下,兩岸關係政策已並非是威脅民進黨的重要因素。何況,中共“十八大”尚未召開,民進黨也不急於進行兩岸政策調整。

  蘇貞昌還有一個考慮,就是謝長廷的“一中憲法”,並未能為民進黨上下所普遍接受。因此,如是由他來主持“中國政策大辯論”,必引發黨內大分裂。而且,還有一個隱懮,那就是擔心謝長廷籍著主持“中國政策大辯論”的機會,在協調鼎鼐黨內各派系不同觀點的過程中,成了各派系的“共主”,就會是“影子黨主席”。在蔡英文已經成立“小英基金會”,並由林全作執行長,而且將原中央黨部的幾名主要戰將盡收囊下,實力並不比“蘇記中央黨部”差弱,儼然是“地下黨中央”,而民進黨又向馬政府施加讓陳水扁保外就醫壓力,陳水扁獲釋後又將變成另一個“影子黨主席”的情況下,這讓蘇貞昌不得不有所顧忌,擔心謝長廷將會喧賓奪主、反客為主,再與蔡英文合作,在二零一四年的第十五屆黨主席選舉中,奪了自己的主席大權。

  所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在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的策劃下,以“面對中國”系列研討會的形式,取代了“中國政策大辯論”。其中第一場“面對中國政治”第二場“面對中國社會”,第三場“面對中國經濟”,已分別於九月十一日、十八日和昨日舉行。而第四場“面對中國人權”,也將於十月二日舉行,屆時將由蘇貞昌親自主持,並由陳至潔、廖福特、王丹、林保華分別就“中國人權發展現況”,“中國人權問題探討”,“中國人權展望”,“香港的政治發展”進行主題發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