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出境消費熱:不是“人傻錢多”的錯

http://www.CRNTT.com   2012-10-19 14:01:50  


   
奢侈品代理制增加了成本  
 
   奢侈品牌在大陸採取代理制,中間環節費用由消費者承擔,代理商一般會再加價四成給零售商

  很多奢侈品牌早期進入中國的時候往往採取代理制,而不是在本國採用的直營加代理模式,這主要是源於對中國市場的不熟悉,市場前景不明朗,以及諸多的市場限制,屬於為了轉嫁風險的舉措。奢侈品的代理商很少以交納多少費用加入,多數奢侈品集團更願意代理商能銷售掉多少產品來約定。比如,第一年約定3000萬元的銷售、第二年5000萬元、第三年銷售額是1億元。如果代理商的運營成功,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賣出更多產品。可是隨著市場的深入,代理制的弊端也逐漸顯現。比如,代理商的銷售渠道過於強大時,就會提高代理費用,使得奢侈品價格進一步提高。LV、GUUCI、CARTIER等一線品牌目前已經全部直營。由此,LV的毛利潤一度上升至66%。而代理商這部分利潤目前仍未讓利與國內消費者。

  根據相關從業人員透露,在成本價基礎上,代理商一般會再加價四成給零售商。而零售商得保證毛利在60%以上。比如,一塊離岸價1000元的手表,到岸價為1400元,到零售商手中是2000元,最終售價為3200元。由於毛利需要繳納國內銷售環節17%的增值稅,這樣算下來,這塊手表繳的稅為706元,相當於最終售價的22%。在有些商場,除交店租外,銷售商還要跟商場分成,大約毛利中的20%至30%要返還給商場,這部分費用也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物流高成本低效率導致商品價格畸高  
 
  流通渠道稅費高且效率低,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比歐美發達國家高出40%-50%

  在其他國家製造的奢侈品在中國國內的價格高於國外,而中國製造的衣服、日用品、電腦等也存在中國國內價格高於國外的價格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首先是與流通渠道的成本費用有關。國外的渠道流通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零售終端可以給出一個比國內更低的折扣;而國內流通渠道稅費太高,且效率低下。從上海到廣州,一公斤貨物大概0.5元,而從上海海運到美國芝加哥,一公斤貨物不過0.8元。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統計數據,2007年中國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約為18.4%,而歐美發達國家僅占8.99%。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比歐美發達國家高出40%-50%,過高的物流成本導致中國的不少商品價格畸高。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聶輝華的經歷是:在波士頓市中心的梅西商場買了一件Columbia牌子的羽絨服,上面明確標示中國製造,售價是69美元,折合人民幣大約470元。但是,一模一樣的衣服在中國北京的王府井商場通常要賣1000元,比美國的兩倍還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