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誰當美國總統中美關係基本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12-11-05 09:25:45  


 
  由此可見,在當前大國博弈世界格局視野下的美國大選,就美中經貿關係而言,既反映了美中經貿領域的互補性和協調共同利益平衡點的一面,也反映了當前美對華經貿政策傾向。

  因此,美中經貿互補與利益博弈並存是當前美中經貿關係最現實的表現形式,而經貿政治化趨勢又與當前美國國內經濟問題政治化有關,再加上“中國因素”在國際格局中地位的不斷提升,由此對華政策的選項成為美國總統競選重要辯題之一。

美對華政策強硬的一面

  中國議題成為美國大選辯論的關鍵性選題,這一方面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大選中取悅選民宣傳上的需要,試圖通過中國議題的辯論和反華宣傳來左右和影響美國大選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議題已成為美國國內政黨間政治角力的涉及更多的話題。顯然,中國議題的分量在美競選中日益加重,其中對華貿易政策成為重中之重。

  本次美國大選,奧巴馬和羅姆尼毫無例外地將對華貿易政策作為競選的“利器”,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成為競選辯論的選項。奧巴馬和羅姆尼選擇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作為辯論的選項,反映出中美經貿關係具有較強的深層次政治因素,中美貿易平衡問題越來越被政治化,超越了貿易平衡問題本身的範疇,成為美國國內政黨間政治角力的武器。

  為此,羅姆尼獲得共和黨正式總統候選人提名伊始,便針對台灣和人民幣匯率等問題發表強硬講話,一方面抨擊現任總統奧巴馬在任期間對華貿易政策過於軟弱,一方面將矛頭指向中國,誓言上台後便會在對華貿易政策給中國“顔色”。

  而現任總統奧巴馬也不甘示弱,同樣將對華政策的強硬言辭作為競選辯論和反擊羅姆尼的主基調,一方面為其在任期間的對華政策進行辯護,另一方面也釋放出對華政策強硬的信號。

  隱約可見,在大選期間美國國內反華言論再度泛起,對華強硬政策言辭也成為奧巴馬和羅姆尼競選辯論和宣傳頻繁使用的“術語”,似乎入主白宮的爭奪也取決於誰對華政策更強硬。

  而對於中國來說,需要讓世界進一步了解未來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對世界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減少對中國崛起的誤解和誤判,避免帶來更多不必要的摩擦和衝突。與此同時,無論美國怎樣看待中國的崛起,對於美國的說三道四不必過於在意和敏感。

中美關係互信的缺失

  雖然奧巴馬和羅姆尼在大選期間對華政策的強硬表態,更多是出於美競選和國內政治利益的考量,但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對華政策趨於強硬都不可避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