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鮑盛剛:中國的政治就是做生意

http://www.CRNTT.com   2012-09-13 10:04:15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訊/“中國的政治就是做生意……中國的優勢在於經貿關係,中國不僅自己由於融入現有世界經濟體系而得以崛起,同時中國由此成為全球經濟的引擎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所以,中國的崛起與影響力是建立在市場規則基礎上的,這不僅有利於中國自身,也有利於世界其它國家的發展。”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鮑盛剛的文章“中國的政治就是做生意”如是說,詳論如下: 

  中國的政治就是做生意,其基礎是市場規則與邏輯,其目的是達到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目前,美國總是跟著中國跑,中國到哪裡,美國就到哪裡,以至於美國不僅要重返亞洲,而且要重返非洲,重返中東、中亞以及還要重返歐洲。顯然,中美影響力之爭已經超越亞太,而且競爭越來越趨於兩種國際合作模式的競爭。

  中國沒有大國戰略,沒有所謂的普世價值觀,沒有海外駐軍和基地,也沒有強大的海權,那麼中國憑什麼走向世界呢?答案是市場經濟原則,市場以利潤為導向,而利潤是一種信號,它告訴我們,為了滿足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人的需求,我們必須幹什麼,我們正是通過追求利潤而從利己主義者成為利他主義者。同時,利潤也是一種信號,它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在哪裡研發,哪裡生產,哪裡銷售,從而使收益大於成本。人類正是通過追求利潤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利用,達到充分繁榮和富裕。

  中國崛起是由於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結果,沒有經濟全球化,就沒有中國的崛起,由於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國成為全球分工體系中的製造和加工基地,由此中國經濟得以享有三十年的快速發展。不僅如此,中國還由此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中國在亞洲、非洲、中東、中亞以及歐洲還有拉美地區的貿易與投資,已經呈現超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勢態,同時通過合作組織與論壇,中國與這些地區的政治合作也在不斷提升,並為進一步的經貿合作與發展提供良好的框架。

  在亞洲,中國與亞洲國家的經貿關係已經超越美國,一個沒有美國參與的亞洲經濟體正在形成,所以美國重返亞洲的目的就是遏制中國的崛起,打亂亞洲一體化的進程,重建以美國為中心的區域體系。

  在非洲,中國影響力不斷擴大,而且非洲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下一個亮點,2009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非洲成為中國第四大投資目的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