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韓國人眼裡的中韓朝貢史

http://www.CRNTT.com   2012-12-02 09:48:43  


 
  不願承認從中國發展中受益

  經歷上世紀70、80年代的快速發展,韓國一舉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92年中韓建交時,韓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高於中國。此後,中國與韓國的經濟發展差距逐漸縮小,韓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度明顯上升。韓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李映周博士告訴本報,目前韓中經濟關係非常密切。今年韓國與中國的貿易總額,預計可達1900億美元,而韓國與美國以及日本的貿易額,加起來也比不上對華貿易總額。韓國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對華貿易。

  然而,韓國多數老百姓對此並不了解。

  調查顯示,關於中韓經濟合作,相當一部分受訪者不認為韓國從中韓貿易中受惠。主持人向受訪者詢問誰是韓國的最大貿易對象國以及最大貿易順差對象國時,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並不清楚。當主持人告訴受訪者,韓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自中國時,受訪者強調,進口到韓國的是大量廉價生活用品,出口到中國的是少量高端產品。

  回答問題時,韓國受訪者表現出了自豪心理,當討論到中國的“山寨產品”時,討論的氣氛一度十分熱烈。多數受訪者強調,中國加工生產的廉價產品充斥著世界市場,中韓的經濟合作主要是韓國技術與中國廉價勞動力的結合。

  大部分受訪者強調中國是難以信任的投資對象國。5個小組中有3組提到了這一意見,其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政府不可信。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把韓國企業吸引到中國後,會取消相應的優惠政策;二是受訪者認為中國人經常與韓國企業合作後盜走韓國的技術。

  訪談會上,受訪者表現出很強的優越感,常常流露出對中國的不屑。每當談論到中國的偽劣產品、臟亂差和貧富分化等問題,受訪者往往表現得非常興奮,話語速度加快,肢體語言的動作幅度也增大,優越感溢於言表。

  幾乎無人樂見中國崛起

  調查顯示,面對中國崛起,他們害怕中國成為韓國身邊的霸權國,擔心韓國企業進一步在國際市場上喪失競爭優勢。“這樣下去我們會成為中國的從屬國,像歷史上那樣。”“美國打個噴嚏我們就得感冒,中國經濟發展後會怎麼樣?中國離我們更近、歷史上又欺負過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強大後不會起到好作用。”……

  關於中國崛起的可能性,受訪者認為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已經是強國,但在經濟發展水平、社會制度建設、國民素質等方面仍落後於韓國。另外,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很大,但發展不會持續下去。一位大企業男性職員說:“我們也有過經濟高速增長期。中國的經濟增長早晚也會遇到瓶頸,像韓國似的。”

  訪談中,受訪者多表示中國崛起對韓國既是威脅又是機會,當主持人具體詢問中國崛起對韓國的影響時,絕大多數受訪者的負面情感溢於言表。除了少數從事對華商貿工作的受訪者外,其他受訪人中無人樂見中國崛起。

  課題組成員、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董向榮副研究員分析指出,受訪者主要有三種心態,一是對中國崛起感到“擔憂害怕”,二是對中國經濟發展感到“不服氣”,三是因為感情上“討厭”中國,所以不願看到中國崛起。

  董向榮還注意到,受訪者看待中國時又因為韓國是小國而帶有自卑感。受訪者雖然很少直接表示羨慕中國,但訪談中經常對中國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發出感嘆。這種自卑感使受訪者變得非常敏感,認為中國瞧不起韓國。“自卑感與優越感相互影響,惡化了韓國人的中國觀。”

  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鐘

  與其他方面相比,受訪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評價最為正面,但認為中國的現代文化缺乏創新。

  調查顯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受訪者們最鐘愛“武俠文化”,並認為“豐富”與“華麗”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在傳統文化中,“武俠”給韓國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由於傳統文化相似,韓國人理解並且喜歡中國的“武俠”文化。受訪者所提到的中國電影中一半以上都是功夫片。在飲食文化中,韓國人對中國茶文化情有獨鐘。很多受訪者對京劇和獅子舞等印象深刻,認為其“華麗熱鬧”,很有中國特色。

  對於中國的現代文化,受訪者一度變得安靜起來,思考良久後,受訪者們提到“韓流文化”。他們一方面為中國人喜歡韓國文化感到高興,另一方面又認為中國現代流行文化都是模仿韓國。一位從事家教的中年婦女說:“在中國沒有流行文化的情況下,韓流進入了中國,所以中國出現了複制韓國文化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有中國旅遊經歷的受訪者對中國飲食、雜技等文化印象深刻,但他們的視角卻不同於中國人。一談到中國飲食,受訪者們就馬上談到一些讓他們厭惡的食材,例如蛇、青蛙、蝎子、蝗蟲等。這些“奇特”食物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代表特征。受訪者覺得中國雜技很新奇,但對雜技中的柔功等節目持有負面感情,認為這種表演和訓練不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不人道”。

  課題組成員、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王曉玲助理研究員發現,儘管韓國人喜歡武俠等中國傳統文化,但這對提升現實的中國形象收效甚微。進入韓國的這些中國影視作品多為歷史題材,少有以現代中國為主題的,未能展現一個發展中的中國,有的甚至強化了中國貧窮、落後的印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