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韓國人眼裡的中韓朝貢史

http://www.CRNTT.com   2012-12-02 09:48:43  


 
  中國社會與文化

  “前一段時間電視新聞很關注中國的貧富分化。中國有很多有錢人,生活和我們差不多,但還有很多人沒飯吃。”

  ——女,22歲,大學生

  “去中國的時候看到很多人根本不看紅綠燈,賣東西的人總想宰人,感覺整個社會特別沒有秩序。”

  ——男,24歲,大學生,有中國旅遊經歷

  “在中國沒有流行文化的情況下,韓流進入了中國,所以中國出現了複制韓國文化的現象。(韓流進入中國之前)中國沒有流行歌曲和電視劇,韓流到了中國之後,中國才出現的。”

  ——女,43歲,專職家教

  中國國民素質

  “中國人總是不洗澡不洗頭。聽說是因為缺水。缺水的地方人都不能洗,味道很大,不缺水的地方還好一些。”

  ——男,24歲,大學生,有中國旅遊經歷

  “我在澳大利亞的時候也是有中國人和日本人。日本人在人後會怎麼樣不知道,但是在人前很紳士,為別人著想。中國人在人前就很冷漠,只顧自己。”

  ——男,32歲,中小企業管理層,有中國出差經歷

  “(去中國旅遊時感到)中國人不熱情,問他們什麼他們都躲開,感覺對外國人很排斥,如果在韓國,就是不會說英語我們也會盡量幫助外國人。”

  ——女,28歲,自由職業,有中國旅遊經歷

  產生誤解,雙方都有責任

  【作者】主持人:記者 梁嘉文 實習記者 王嵩

  訪談嘉賓:張璉瑰教授,中共中央黨校朝鮮半島專家

  李映周博士,韓中友好協會副會長

  作為具有思辨能力的中國人,應該明白,韓國國民對中國的負面印象,並非總是空穴來風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韓劇中的人物,男人帥氣、女人漂亮,就是老人,也打扮得精神。雖然說話有點衝,但也顯出幾分可愛。喜歡韓劇的中國人,對韓國的印象因此多為正面,覺得韓國人講禮貌。

  但是,當看到新聞報道說:韓國人稱“漢字是韓國人發明的”、“韓國的領土包括東北三省”等等時,多數中國人驚愕了,突然發現身邊的這位鄰居,居然還有如此多的“小心思”。有中國網民不由得感嘆:“中韓兩國如此近,卻又那麼遠。”

  歷史是韓國人心頭的包袱

  《國際先驅導報》:看到“韓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調查結果,您有何感想?

  張璉瑰: 韓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有些相互矛盾,背後有深層次的原因。

  歷史上,朝鮮半島人們認為中華文明最發達,他們學習中華文明,並將之傳至日本,他們對這種歷史位置並不感到恥辱,甚至感到光榮。歷史傳統上,朝鮮半島有“事大主義”思想,也就是尊敬、崇拜中國。

  受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韓國人內心認為中國是自己文化的根,對中國儒家文化有一種歸屬感。年齡越大、文化水平越高的韓國人,這種感覺會越強烈。在如今的韓國,如果一些文人或者政客,甚至總統,如果查到自己祖上是中國人,他們會感到很高興,會馬上到中國來祭祖。這是傳統韓國國民的基本想法。

  但是,這種傳統想法,在韓國經濟經歷高速發展後,受到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韓國國民在回頭看中國的時候,感覺自己發展得更好,有一種優越感,有些看不起中國。這種心態,在韓國年輕人當中比較普遍。

  Q:為何會發生“跟中國搶文化”的現象呢?

  A:在上世紀50年代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為了宣揚新政權的正統性,與歷史上朝鮮半島的歷代封建政權劃清界線,韓國故意把歷史上的中韓關係描述成侵略與被侵略的關係,一些少壯派批判“事大主義”,宣傳樹立主體史觀。主體史觀與民族主義結合起來,漸漸發展成為韓國史學界的流派之一。今天我們聽到“歷史上,韓國的邊界一直到了北京”,“漢字是韓國的”等等,都是主體史觀導致的惡果。

  Q:跟60年前發生的朝鮮戰爭有沒有關係?

  A:不能說沒有,但也不能誇大。我接觸過一些韓國老人,他們經歷過那場戰爭,當中一些曾經還是跟中國志願軍交過手的軍人。據我的了解,他們的不滿主要還是指向朝鮮,對中國的埋怨並不是很多。一位韓國高級官員曾親口告訴我,當年,如果是朝鮮軍隊和美國軍隊來了,韓國的老百姓會有人逃走,但是如果是中國志願軍來了,韓國老百姓就不會逃。那場戰爭對當前的中韓關係影響不是很大。

  Q:韓國人是不是對中國有很強的戒備心?

  A:是的。歷史上,朝鮮半島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後又被日本吞並,亡國了36年。這些歷史經歷,在很多韓國人的內心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從傳統心理上講,韓國人是以“小中華”自居的,他們認為,正是他們把中華文化傳到日本,日本才能成為現在的日本。但是近代開始,反而受到了日本侵略,它覺得這是學生忘恩負義,搞掉了老師,所以內心很受打擊。

  韓國人回想歷史,講得最多的是,他們歷史上從來沒有侵略過別人,但卻反覆遭別人侵略。近代列強,中國、日本、俄國、美國都欺負過自己,直到自己最後導致亡國,他們因此有一種悲憤、絕望的情緒。韓國人的民族性格裡,那種不管不顧、情緒激動的傾向,就來源於歷史上受壓迫的那種絕望的反抗心理。這種情緒一直持續到現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