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一黨制”為何沒有造成獨裁和腐敗

http://www.CRNTT.com   2012-12-30 09:39:17  


 
  石橋意外病倒,岸信介順理成章地成為首相。岸早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其後進入當時的農商務省(通產省前身),成為一名技術官僚。這種經歷為他出任首相後,在制定經濟政策(比如制定中小企業育成法、國民年金法等)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外交上,他介於吉田與鳩山之間,採取對美國不即不離的方針。通過謳歌“自主”、“對等”的觀念,修訂日美安全保障條約,這成為他最大的業績。該條約的主要內容在今日依舊有效,足可證其政治智慧。圍繞條約內容,日本各界產生了激烈對立,引發了大規模的學生運動,史稱“安保鬥爭”。岸在憲政框架內,以強硬手段通過條約後,功成身退,於1960年7月辭職。

  在接下來的第四任總裁選舉中,池田勇人在各派競爭中勝出。池田早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後進入大藏省;期間因染病,有過慘淡的生活經歷。或許源於這種經歷,池田的政策集中在經濟上,尤其以貫徹“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聞名。池田當政時,日本“高速經濟增長”已經持續了五年。他敏銳地發現並滿足了國民的期待:分享經濟發展的實際好處。外交上,池田延續了對美協調的既定政策。1964年8月,喉部發生疾患後,他對國民深鞠一躬,辭去了相位。

  總裁競爭再開,這次勝出的是佐藤榮作。此後若干年,佐藤穩穩地將日本這艘經濟高速騰飛的戰艦操控在手中。不過,由於長期執政帶來的懈怠,黨內與政府內出現了濫用職權的現象,這遭到了媒體與在野黨的猛烈抨擊。1966年9月,在他進行國內視察、參觀小學校舍與養老院等設施時,遭到記者當場嗆聲:“只看這些一流設施,你怎麼能知道實際情況!”《朝日新聞》也發表了苛評:首相過來跟我們說幾句話,就認為我們會高興,“國民可不是那種老好人”。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你們為政者給我老實點兒。

  由於經濟持續發展,佐藤勇往直前,給自己提出了新的政治課題,那就是“沖繩返還”。國家利益得到了與時俱進的界定與追求。佐藤制定的返還政策是“無核武器、與本土地位等同”,並以內閣前途為賭注,放手一搏。顯然,只有真正的政治家才能展現這種智慧與魄力。1972年5月,沖繩的行政權從美國轉移到日本。佐藤大功告成,不久即宣布辭去首相職位。

  在同年的第六任總裁選舉中,田中角榮、三木武夫、福田赳夫、大平正芳同時登場。經過一番令人眼花繚亂的競爭,田中勝出。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佐藤為收回沖繩,要避免刺激美國參議院中的親台灣派議員,所以他謀定後動,故意在聯合國大會上展開阻撓中國恢復資格的行動。中美秘密交涉曝光後,他心安理得地交出了政權——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說,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已成為燃眉之急。田中政權開門紅,出色地完成了這項任務。日本國家利益再次實現了最大化。

  與前幾任首相不同,田中小學一畢業就進京謀生,從事土建行業。他充分發揮了天賦之才,很快聚集了財富。1947年,他競選議員成功。田中異乎尋常地發揮了法律的作用。據統計,在擔任議員期間,他首倡並成功通過的法案,達八十餘件,遠遠高於同儕。另外,在國土開發、保障性住宅建設、道路建設等事關民生的政策領域,他也發揮了傑出的才能。他以“決斷與施行”的能力贏得贊譽,又以反面的“獨斷與暴走”遭受批評。1974年11月,周刊《文藝春秋》刊載了一篇題為“田中角榮研究”的論文,揭發了他運用各種違法手段獲取資產的過程。在各界的強烈批判下,田中不得不很快交出政權。在近乎有潔癖的日本政界,權力的使用若超過某一道無形的線,即用於營私舞弊,這對於任何政治家來說,都無異於自殺行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