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年賺兩百億,“郵老大”為何還在乎十億“份子錢”

http://www.CRNTT.com   2013-01-03 09:16:32  


中國郵政是世界五百強企業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以資助中西部和農村地區郵政服務為由,國家郵政局和財政部打算向快遞企業收“份子錢”,最終可能向快遞消費者轉嫁每年至少10億元的額外收費。這樣一則新聞最近鬧得沸沸揚揚。

  而“郵老大”其實並不缺錢,靠著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超強盈利能力,光是去年一年就盈利超過200億元。那麼,“郵老大”此舉到底意欲何為?

  ■ 向快遞企業收“份子錢”很說不過去

  收錢是為了“傳說中”嚴重虧損的普遍郵政服務

  這筆錢的正式名稱是“郵政普遍服務基金”。顧名思義,就是錢收上來,很大程度上是要用於郵政普遍服務的。什麼是郵政普遍服務呢?在《萬國郵政公約》裡是指,“以均一低廉的資費向所有地區的所有用戶提供經常、優質的永久性郵政服務”。按照中國郵政的官方說法,包括信件、印刷品、包裹、匯票等等。也就是平時大家寄的平信、普通包裹,還有收到的郵遞雜誌等都在此列。總之,不難看出,郵政普遍服務本質上是政府提供的一種公共服務,就像公交車的公共屬性一樣。

  而官方的說法是,這項公共服務的提供者——中國郵政集團,為這項服務是虧本了的。所以,需要補貼。

  然而——首先,郵政普遍服務像個“暗箱”,讓人不知道裝什麼、怎麼虧

  先不論這筆“份子錢”收得合理不合理,起碼得讓人知道郵政普遍服務到底都虧了什麼?

  中國郵政集團旗下的中郵速遞準備上市,在它的招股說明書上也披露了母公司的情況。根據這份說明書,在2011年,中郵集團在各地的郵政子公司,除了天津盈利22萬元之外,別的公司都在虧損。那麼問題就來了,一些欠發達的內陸省份的虧損還可以理解,像是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怎麼也都在虧損呢?

  而要弄清楚到底是怎麼虧的,就很難了。在一些偏遠地區,的確投送一份信,人力、物力的成本非常高。例如,青海玉樹州郵政局全年收入僅138萬元,成本支出卻高達850萬元。這些當然可以理解。但是,其它很多地方並不如此。而被一些中國郵政官員相當推崇的美國郵政的專營,其實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美國國會認為私營公司只會去運營高利潤的投遞線路,而把虧本的線路扔給美國郵政署,這就得讓納稅人一直補貼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壟斷:簡短歷史》,美國郵政署)美國郵政署享受壟斷地位,也享受免稅等優惠,但卻基本上自負盈虧,從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開始就不拿財政補貼了。而郵資比德國、日本等地都要低廉。現在美國郵政是因為要支付巨額養老金、電郵時代來臨等多重原因在風雨飄搖中,不過前些年運營很順利。

  可見,郵政普遍服務並不意味著無利可圖。一些邊遠地區的虧本在系統內部就有可能通過在發達地區的盈利而平衡,起碼不會虧損得太過於厲害。姑且不論現在是否適用,這也是先人們設置郵政專營的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