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歷史探索:近代中日交涉為何日本總能達到預期目的

http://www.CRNTT.com   2013-01-26 09:54:11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訊/人民網日前登載文章“近代中日交涉為何日本總能達到預期目的”指出,回望百年中日交涉史,日本總是能巧妙利用時間點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這些時間點或是中國發展關鍵期,或是中國困難時,或是中國格外重視的節點。

  中日關係是當今世界重要的雙邊關係,更是亞洲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日合作,亞洲團結、穩定,世界就安寧;中日衝突,亞洲動蕩,世界也不得安寧。這是過去近兩百年歷史已經證明了的事實。

分野:中國的“坦蕩蕩”與日本的“法術勢”

  如果從歷史淵源說,中日是東亞最重要的鄰居,有著上千年的交往史。在漫長的歲月中,日本是中國文明的學生,而且是最好的學生。中國古典文明許多重要內容得以保存,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像日本這樣的好學生。

  到了近代,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世界市場逐步一體化,中日兩國都面臨著西方的挑戰。中國在經歷了漫長的猶豫之後以自己的方式回應西方,從剿夷到撫夷,再到學習西方。中國在這個過程中至少耽擱了兩百年,中國原本應該坦然面對西方,回應西方,追上西方,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或者在農業文明的基礎上增加工業文明的成分,從傳統走向現代。然而,中國並沒有這樣做。

  中國沒有及時回應西方的挑戰,或許與自己古老的傳統有關,豐厚的文化積澱使中國很難在短時間認同西方。但是,與中國的情形很不一樣,日本在過去千年畢竟只是中國文明的學生,他們從中國文明中學的確實不少了,但他們畢竟不是中國,不是老師,還是學生。所以,面對西方的挑戰,日本以另外一種方式回應,轉身向西,脫亞入歐,發誓在遠東建設一個“西方式”國家。應該承認,經過幾十年努力,日本做到了,從1867年算起,至1900年,日本就成為世界大國俱樂部一個重要成員。而此時的中國,卻淪為被大國俱樂部“處分”的對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