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人眼中的安倍價值評估

http://www.CRNTT.com   2013-03-05 11:25:55  


 
  經濟學家野口由紀夫說:“西方經濟在過去幾年里先是受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影響,經濟開始倒退。尚未從雷曼危機中走出來,又遇上了歐債危機問題。總算在去年開始復甦,資本向歐洲流動,這帶來了歐元、美元匯率的上升,相比之下日元自然要貶值了。”看來,日元貶值是國際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與安倍的“三支箭政策”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幾個月,美國、歐洲股票市場上升了將近10%,相比之下,日本的股價上升不到10%,還很有上升的空間。”日本股民重新回到證券交易大廳時,不少券商這樣鼓勵股民繼續投資購買股票。反過來說,世界經濟在進入到一個暫短的回升期時,日本股價的上升也應在情理之中,與企業技術革新、國家的新經濟(310358,基金吧)政策並沒有太多的關係。

  民主黨政權為重建日本經濟做出了種種努力,可惜年輕的民主黨政權並沒有看到這些經濟政策產生的結果,讓安倍自民黨政權一上台就博得頭彩。這好比是安倍政權吃下了第三個燒餅,但並不能因此認為是第三個燒餅,解決了經濟中的饑渴問題。

  去中國之外的國家找市場

  “安倍首相知道自己最不擅長的就是經濟,而日本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卻正是經濟。眼下在日本輿論用最大的聲音談厭華問題時,安倍首相就有了在外交上發表對中國強硬論的很多機會。”日本輿論研究專家山田先生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本來安倍是小泉之後讓中日關係走向正常的重要政治家,他完全可以再走一次破冰之旅,讓中日關係再度走向正常。“但現在的安倍首相已經完全沒有了這個魄力。”山田說。

  中日關係在民主黨執政的三年中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在釣魚島問題上,民主黨本來希望通過對華強硬來獲取民眾對政權的支持,但不按常規出牌,不承認中日在領土問題上擱置爭議的做法,讓中日關係大大倒退。在自民黨出身的地方大員進一步炒作釣魚島問題後,本來建交後將近40年相安無事的釣魚島問題,忽然成了中日關係的死結。

  日本眼下的情形是,誰在釣魚島問題上能說出更狠的語言,誰就能吸引輿論的眼球。安倍當然深諳其道。在2012年12月大選的時候,《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眾多的會場,看到安倍高舉起拳頭,重重地砸向天空,顯示出了比任何政治家都更為激烈的態勢。當選後在釣魚島問題上,安倍採取絕對不容商量的姿態,讓死結更緊。

  經濟方面,安倍政權建立伊始,便派出眾多的大臣四處訪問,為日本經濟尋找新的市場。越南、菲律賓、澳大利亞等能出訪的國家他均去過了。一些日本企業家認為,也許過十年到二十年後,印度等國家能顯示出新的增長前景。但從目前世界經濟狀況看,最有規模、最能發展的顯然還是中國,日本要解決經濟上的燃眉之急,還需用好中國的生產能力、市場前景及研發潛力。

  去東南亞、印度開拓新的市場,並不意味日本經濟能迅速恢復,至少最近這幾年,日本讓東南亞、印度趕超中國尚不可能。安倍或者是出於對經濟的不熟悉而選擇了繞開中國的戰略,但要真正實現其經濟復甦政策,完全脫離中國市場,並非明智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