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留美越南青年眼中的國家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11:57:27  


在越南,黨、政府與人民對中國的態度不盡相同:“黨與黨的關系一直很好,但政府和政府間一般,很多越南人不喜歡華人。”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訊/“美國代表著機會、奮鬥與理想。”何中建的越南朋友間流行一句話:“寧願在美國做一只牛也不要在越南做一只牛。”他們認為,美國意味著自由和機會。南方周末日前登載文章《留美越南青年眼中的國家認同》:
 
  選朋友總是選擇勢力,國家之間亦是如此。

  越南與中國淵源深厚,仍舊享受著對中國的接近和依賴,他們卻對中國有種逆反情緒。有意識地減少中國對越南的文化影響,使越南青年對於西方的生活方式產生向往。

  在美國的越南青年大都是官商精英的後代,他們向往著美國,又難以脫掉作為越南人的歷史烙印。

  越南對於中國固執的敵意以及對中國發展的敏感,使美國把越南視為牽制中國的最佳對象。通過這個邏輯來觀照近年來越南和中國、美國關係,就會一目了然。

  中國在崛起,中國人更需要從另一個視角,了解鄰國越南的國家生態。

  2006年後越南政府相繼封掉了中國許多電視頻道。中國的主流媒體對於越南的報道類型也越來越窄。

  你是誰取決於你不想成為誰。沃馬克認為越南人定義自己的方式是“我們不是中國人”:他們沒有說自己不是美國人。

  越南留學生何中建沒有想到,自己能在華盛頓特區和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面對面。2013年7月,張晉創對美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他是第二個訪問美國的越南元首。

  在希爾頓飯店豪華的宴會大廳裡,來自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何中建與美國商界、學界代表一道受到張晉創的接見。他代表著龐大的越南留美學生群體:2012年,越南在美留學生人數為15,572人,比2010年增長4.6%。在美國的國際學生中,越南學生人數排名第八。

  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越戰結束後,美國曾對越南實行嚴厲的經濟封鎖和外交孤立,兩國關係一度長期冷卻。

  張晉創此行為奧巴馬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1946年越南主席胡志明寫給時任美總統杜魯門的一封信,信中胡志明呼籲美國向越南提供援助。分析人士認為,張晉創正借此顯示兩國之間曾經的合作意願,為接下來越南與美國更加密切的雙邊關係鋪路。

  就在張晉創和奧巴馬交談時,白宮幾公里外的拉法耶公園中,數百名越南裔美國人正揮舞著西貢政權的旗幟,高喊著口號,提醒奧巴馬關注越南的人權問題。

  張晉創這次訪問,想促使兩國建立“全面夥伴關係”。美國與越南18年雙邊關係在現實戰略利益的引導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