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房地產軟著陸,已到關鍵時刻

http://www.CRNTT.com   2013-11-21 08:35:24  


 
  農用地入市不會降低地價,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主要資金來源仍然是土地,交易對象的變化,不會帶來交易價格的變化,在利益面前,政府與農民沒有區別,都是理性經濟人。

  並且農用地入市千差萬別,《新京報》11月18日採訪以北京乃至全國最大的小產權房住宅區而聞名的通州區太玉園小區,購房者國芙蓉表示,“轉正”可能會讓業主補繳大產權房應當繳納的土地出讓金,“10萬左右可以接受,再多就不行了。”當地村民表示,“我們就是本地人,房子自己住,現在不用交物業采暖費,住著挺好,如果轉大產權要交錢,還不如不轉。”有村民表示,如果房子轉為大產權推向市場,村委會應該對他們進行相關補償,“我才不願意轉,給我100萬我都不幹。”可見,農地入市利益千差萬別,所有的利益胃口都很高,希望低價入市,是對利益群體的蔑視。而偏遠農村的土地溢價低,即使低價入市,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一線城市抑制房價的行政手段已經用到極致。北京、上海之後,廣州出台樓市新政,限購年限升至3年,二套房首付七成。這種短期行政手段不可能長期使用,一旦放開空前嚴厲的預售審批、限購限制,可以想象一線城市的房價會如何飛漲。

  文章指出,考慮到貨幣、資源、行政等手段的約束前提,防止房地產風險最終的途徑,只剩下提高現金支付比例與房產稅,前者可以解開銀行脖子上的絞索,後者可以改變地方政府的動力,與購房者的預期。預計這兩條措施將要加快推行。

  房地產市場的軟著陸,其困難與複雜,前所未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