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房地產看中國經濟或已步入新增長期

http://www.CRNTT.com   2013-10-31 09:57:18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訊/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強大衝擊,國外輿論當時一再渲染中國銀行業破產論;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又使中國經濟面臨空前嚴峻的局面,國外又流行中國房地產業崩潰的論調。而事實是,1999年後,中國銀行業非但沒有破產,中國經濟還成功實現“軟著陸”。這次我們也看到了同樣的趨勢。經過三十多年的錘煉,今天的中國經濟已有了較強的自我修復能力,通過運行機制的改革,催生內生性驅動力,實現自主性造血,促使房地產行業性回歸,中國經濟將走上良性循環的王道。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金融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統計系副教授溫建寧文章表示,中國宏觀經濟雖有隱憂,運行中充滿諸多變數,然而今年第三季度GDP增幅相對明顯,確立了宏觀經濟初步向好的態勢。不容否認,第三季度經濟產生的積極效果,主要仍歸因於投資的拉動作用,出口依然負增長,消費依賴於房地產的格局未變,增長的基礎依然不夠牢靠。經濟依賴外部刺激,尤其是政策性刺激,雖然效果立竿見影,但也很容易滑落。經濟運行機制的改革,催生內生性驅動力,改變經濟對投資的依賴,實現自主性造血,才能解決良性循環的王道。

  股市從來是最敏感的。資本市場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宏觀經濟的走勢。因為預期投資力度將放緩,擔憂第四季度經濟回落的影響,一些投資者放緩了投資的步伐,資金不斷流出導致動蕩。上周股市連續四天持續回落,滬指周跌幅2.7728%,創業板指數周跌幅6.3640%,超過滬指一倍有餘,恰好印證了上述推斷。

  然而,還是深信經濟向好無疑。也就在個關鍵時點,彭博社發布的一份高端調查報告,這是一份全球調查,對象是國際經濟學家和政治分析人士,這些人特殊的身份和經濟地位,以及他們判斷經濟問題的市場影響力,賦予這份調查巨大的價值。調查結論很讓人驚訝,其中87%的受訪者對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的中國經濟前景抱有信心,對中國新一屆政府實施下一步改革藍圖的能力有信心。大多數受訪者表示,隨著中國中央政府著手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特別是下定決心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將有助於降低中國今後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

  外部如此看好中國經濟,一反此前唱空中國經濟的做法,說明這些學者和觀察家把振興世界經濟的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尤其在美國出現了政府因財務危機而“關門”的事件後,他們已不再懷疑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既是中國人的事情和期待,也是世界的焦點和期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