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餘額寶反映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缺陷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11:32:43  


 
  當前,中國的產權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匯率市場等不健全不協調也是造成銀行的高息差的主因。例如證券市場是具有普惠功能的市場,但是長期以來,證券市場管理不當,以至於熊冠世界,完全失去了其普惠於民的功能,所以國內金融市場的不配套不健全,造成了民間投資無門,只好把錢存在銀行里,形成了低效儲蓄。一面是社會融資需求比較高,一面是儲蓄率比較高,這一結構是中國經濟體制扭曲的典型表現,所以把高息差成因都歸於銀行有些片面。如果經濟體制的矛盾不解決,餘額寶這類金融創新同樣無法理順利率問題,連一個股市都管理不好,難道還能指望餘額寶這類創新去改變銀行業嗎?餘額寶能改變中國的高儲蓄率問題嗎?所以國內的市場存在割裂、不健全、監管不當等現象,阻塞了民間通往財富之路,導致了存貸的兩極化,形成了銀行的高息差。

  另外,中國的存款利率受制於美歐日的低利率環境。按中國的實際情況,國內在前兩年高通脹的時期就應加息,但是央行沒敢動用加息手段,而是採用了提准或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來控物價,為什麼?因為國內國外利差過大,加息會引發熱錢大量流入套利,會導致內部通脹難降,房地產價格高企,外匯儲備激增,只好又被迫去購買巨額美債。現在回頭來看,自餘額寶成立以來,也是銀行間市場相對動蕩的時期,也是熱錢流入中國較快的時期,中國1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大幅增加到4374億元,創下去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連續第六個月增長,說明了熱錢與國內利率走高之間的正相關關係。中國當前的利率與匯率都是在補貼發達國家,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國內進一步提高利率,對發達國家的補貼會更高,國人自己抬高利率給熱錢抬轎子,難道不荒誕嗎?所以從內外利差問題來看,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時點本身就存在問題。

  文章指出,銀行儲蓄本來就不是財富增長的主要手段,貨幣基金同樣也不是普通投資者財富增長的主要手段,貨基一般來說是大資金規避市場風險時的最後選擇。居民本應關心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問題,而不是儲蓄利率問題,更應注重對自己的物權、股權、債權、知識產權、管理產權,勞動力產權的追求,更應從工資、社會保障、福利待遇等方面積極爭取自身利益,從而走上財富之路,而不是糾結於餘額寶之類的理財產品。

  文章最後說,在餘額寶問題的討論上,可以看出經濟界以及廣大民眾至少對三方面的問題是缺乏認識的:一是對中國的現行經濟體制缺乏認識,二是對貨幣基金的功能缺乏認識,三是廣大民眾對如何累積財富缺乏認識。正是由於這三種認識的缺乏,才會出現餘額寶這類的互聯網金融創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