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4-08-13 09:04:37  


 
  其二,“新常態”同樣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里,我們不僅僅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上的提升,而更多地增強經濟穩定性的訴求。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經濟增長的果實並沒有讓所有國民均等的分享,中國居民的收入分配問題顯得極為緊迫與嚴峻。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已經接近0.5,並在很長時間里持續上升。中國勞動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之後便表現出持續的下降趨勢。收入分配長期成為公共關注的重要命題,因為收入分配產生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到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影響中國收入分配的因素很多,包括經濟結構方面的問題、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等等,這都成為了過去高速增長的代價,但中國經濟已經無法承受這些所帶來的成本。中國經濟必須直面這些問題,進入經濟增長的“新常態”。近年來,中國的基尼系數正逐步下降,勞動收入占比也遏制住了下降的趨勢,社會保障正有條不紊的逐步建立,一個更具有包容性的經濟體正逐步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其三,“新常態”更加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里,我們不再僅僅依賴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與激烈的價格競爭所帶來的數字上的高速增長,而將更多地構建起依靠創新、品牌與品質的新經濟增長模式,這將使得中國經濟增長逐漸向歐美等成熟國家靠攏,從而形成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競爭力。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中國單純依賴著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環境保護的低門檻,成功將閉關鎖國的中國創造成全球知名的世界加工廠。這雖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舊模式的重要發動機,但同時也製造出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方面,中國製造的產品始終缺乏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中國企業不僅不依賴研發創新促使企業的發展,反而更加依賴於低價格取勝的價格競爭。這樣不僅降低了中國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同樣使得中國經濟面臨重重的貿易摩擦;不僅沒有取得全球經濟的話語權,甚至逐步淪落進全球價值鏈的底端。另一方面,中國製造始終代表著粗制濫造與假冒偽劣,市場中充斥著各種冒牌貨與偽劣產品,尤其是食品安全一度成為社會公共熱議的話題。這些因素都構成了過去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潛在危險環節,而中國逐步進入的“新常態”勢必將中國經濟逐步推向一個依賴研發創新與品牌進行國際競爭的新舞台。

  文章指出,“新常態”為中國經濟的掌舵人們樹立了一顆平常心,但絕不是要求中國經濟要平常與平庸。“新常態”不僅僅是經濟增長速度的提升,而是要逐步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使得中國經濟逐步駛向經濟結構更加均衡、環境更加友好、收入分配更加包容、經濟增長更具創造力、國際市場更具競爭力的新模式轉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