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平衡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7-31 09:13:27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訊/近來,各地都在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山東印發“2014-2017年棚戶區改造規劃”;安徽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破解棚改資金難題;廣東則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棚改省級融資平台組建。棚戶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要求,就要切實把這類兼顧當前和長遠的重大工程抓好抓實,同時順應轉型發展大勢加快改革創新步伐,為長期發展不斷蓄積能量。

  經濟日報發表評論表示,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最大國情,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十分重要。經過認真比較、反覆權衡,今年中國把增長預期定在7.5%左右,兼顧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相銜接,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有利於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有助於穩定和擴大就業。如果經濟滑出合理區間,就業就難以保證,改革穩定也就會失去根基。

  同時也要認識到,我們所追求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是我們的長期發展目標。這個長期發展,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要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要求“四個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要求推動發展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轉變,從主要依靠傳統比較優勢向更多發揮綜合競爭優勢轉換,從國際產業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從城鄉區域不平衡向均衡協調邁進。

  文章稱,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是完全可以兼顧的,也是必須兼顧的。長期發展要在一個個近期目標的基礎上實現,近期目標只有重視為長期發展“墊底子”,才是健康的、可持續的。既不可以為了一時利益,損害了長遠利益;也不可以忽視基礎條件,不顧經濟社會的可承受能力。尊重經濟規律,全面準確地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平衡點,才是正確選擇。

  文章指出,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就要在穩定外需、擴大居民消費需求的同時,以優化投資結構作為重要支撐。在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投資需求還有很大空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見效最快。同時要看到,長期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是難以持續的。要把重點放在投資結構的調整上,使投資進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傾斜,向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向自主創新傾斜,向節能環保傾斜,尋求投資與消費的結合點。同時,要完善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更多地投向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市政公用和社會服務等領域,更好地發揮民間投資在擴大內需中的積極作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