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向東,誰與同行?

http://www.CRNTT.com   2009-03-06 12:04:35  


在上個月簽署的中俄貸款換石油協議背後,是俄羅斯加快東部開發的步伐。
  中評社北京3月6日訊/廣州《21世紀經濟報道》日前登載王爾山文章“俄羅斯向東,誰與同行?”,文章說,俄羅斯對中國和日本等國的態度一度難以捉摸,致使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線的走向成為懸念,開工日期一拖再拖。如今中俄簽約,包括確認該管線至少要輸送一部分石油到中國,那麼日本呢?

  在上個月簽署的中俄貸款換石油協議背後,是俄羅斯加快東部開發的步伐。

  該協議源於去年10月底兩國政府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後者在今年三月到期。基於此,英國鄧迪大學Philip Andrews-Speed教授在2月12日就估計雙方可能很快簽約,中方以貸款換取石油。五天後,協議簽署。

  不過,從他的分析可見,這一切其實也是順理成章。

  首先,按照協議,中國以250億美元貸款換取俄羅斯在未來二十年向中國提供總計三億噸石油,每年1500萬噸。這涉及雙方各兩家公司,中方是中石油集團和國家開發銀行,來自中國的貸款,有150億美元給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另外100億美元給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後者承建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線,這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油管線項目,西起泰舍特,向東橫穿東西伯利亞,行經4000多公里,抵達遠東港口納霍德卡。

  其次,這已經是兩國在2005年以來第二次簽署此類協議。當時俄羅斯最大私營石油公司尤科斯破產,國有性質的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要收購其名下最值錢的尤甘斯克,這要動用93億美元。但它無法在國內籌到這筆錢,最終還是中石油集團與之簽約,以60億美元貸款換取它從2005年到2010年向中國出口總計484萬噸石油。

  如同Andrews-Speed所說,俄羅斯缺錢,中國缺油,兩國大有合作空間。具體到2-17協議,之所以仍由中石油集團出面,背後還有尤科斯在解體前曾與其簽約,要從東西伯利亞的雅庫茨克修建管線向中國出口原油的原因,這部分原油也將出自東西伯利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