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美升息時間節點 預計大幅提前

http://www.CRNTT.com   2009-06-27 11:16:15  


美國經濟已經觸底了嗎?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訊/東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師姜山今天在《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文章表示:美聯儲議息會作出維持目標利率水平和購買國債力度不變的決定,符合此前市場的普遍預期,而從聯儲的會後聲明中可以看出,隨著越來越多的經濟數據展現出美國經濟已經觸底,美聯儲此前緊綳的神經得到了初步的舒緩,但對於通貨膨脹的憂慮已逐步顯現於美聯儲的聲明之中。文章内容如下:

  本次會議維持不變的兩個決定分別是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所作出,其中前者是多年來聯儲首次降低目標利率水平至近乎於零的區間,以減輕市場的流動性壓力和提供低利率融資的做法刺激經濟走穩,而後者則是自1950年代以來所未再使用過的激進貨幣政策,目標是降低長期國債利率水平從而降低房貸市場的長期抵押貸款利率,促進房地產市場恢復。

  從兩個政策執行的效果看,降低利率水平至近乎於零的區間和其他的輔助性貨幣財政政策相互配合,加上對於銀行系統的非常規性傾斜舉措,有效緩解了流動性緊張的局面,也促使美國經濟在一季度出現了明顯的觸底跡象。而後者的作用則相對偏弱,在3月中旬量化寬鬆政策作出之後,10年期的長期國債的收益率水平曾經被短暫壓低到2.5%以下,但隨後由於市場對於通貨膨脹的預期升溫,大宗商品價格快速走高,以及投資者對於美國的資產負債表惡化的憂慮加劇,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大幅飈升,在6月前後一度觸及4%的區間,儘管美聯儲已經完成3000億元美國國債購買計劃中的1785億美元,但對於投資者而言作用甚微。

  隨著3月以來越來越多的經濟數據展現出向好的一面,美聯儲已經看到了降低利率水平所帶來的顯著效果,但出於對經濟可能出現再度回落的擔憂,聯儲仍然需要將利率水平維持於現有狀況以促進經濟的進一步復甦。不過隨著市場對於通脹憂慮的加劇,美聯儲也在這次的聲明中作出了些許調整,其一是删除了“通脹可能持續低於目標水平的風險”這一表態,顯示其已經不認為通縮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問題,其二則是將三月份所表示的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保持現有利率水平的說法,轉換為將在一段時間內,這兩者所體現出的是聯儲開始轉而對於通脹有所側重,雖然沒有直接支持年內升息的市場猜測,但結合聯儲官員此前的言論,如果經濟繼續出現回穩跡象,則美聯儲升息的時間節點,應較市場前期所預計的明年年中之後大幅度提前。

  對於資產購買計劃亦即實行寬鬆貨幣政策的決定則頗為複雜。一方面,寬鬆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場的流動性,刺激了證券市場的穩定走強,也幫助了美國銀行得以在短時間內快速補充壓力測試結果所要求的資本數額,有力地幫助了美國經濟的企穩;另一方面,它所帶來的通脹預期普遍蔓延,進而引發了其所針對的目標即長期國債收益水平出現大幅走升。如果要繼續加大量化寬鬆的政策力度,對於市場的流動性自然會有顯著幫助,但與此同時,投資者對於通貨膨脹的預期也會進一步增強,同時形成對於美元和美國國債的更大的壓力。因此,美聯儲這次維持原有的資產購買計劃的力度不變,既說明了美國經濟的恢復正在途中,暫時不需要加大政策力度,而是需要進一步觀察此前的政策效果再作出決定,也同樣顯示了其對於通貨膨脹問題的擔憂,認為過度的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會形成相反的效果,並不利於美國經濟的穩定復甦。

  可以看出,聯儲聲明中的兩個不變透露出,通貨膨脹壓力開始成為美聯儲的關注目標,過度的量化寬鬆政策所可能引發的不良效果正在逐步被監管者所重視,本月G8財長在會議中已經提及考慮經濟恢復後盡早改變目前寬鬆的貨幣政策問題,以防止由此產生的惡性通貨膨脹對於經濟長期成長產生的負面影響過度蔓延。反觀中國,在貨幣政策上的寬鬆力度也是前所未有,儘管CPI數據所體現出的依舊是通縮,但政策制訂當局同樣有必要未雨綢繆,認真考慮如何應對經濟恢復成長後的流動性過度泛濫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