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交往 不可忽略“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10-04-06 10:06:18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出口國,利益呼喚保護。
  中評社香港4月6日訊/“中國人必須意識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內政方略雖然成就卓著,但在對外交往中卻似乎需要以國家安全為主軸。”《大公報》今天登出邱波的文章“中美交往不可忽略‘安全’”,指出:“在今日中國尚未發展到足夠富足的時候,而遏制中國崛起的路向已不加選擇的任意發生之際,如果在對外交往中只強調經濟而忽略安全,宋王朝的經歷有可能再度重演。”文章內容如下: 
 
  在因為對台售武、接見達賴以及啟動人民幣匯率爭端而令中美關係陷入低潮之際,由於奧巴馬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中國新任駐美國大使張業遂遞交國書時所強調的“美中關係既全面又重要,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會改變”之既有立場,中國媒體就此而作出美現“暖意”的解讀。事實上,不論是內地的中央電視台,還是香港的鳳凰衛視,其主持人似乎都因為參與討論的相關嘉賓對最新事態所給出的積極評價和展望而深感寬慰。

           美方表態無新意

  毫無疑問,作為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之間的相關思考和行為不僅關乎各自的核心利益,而且必然會對目前尚不穩定的全球經濟發展路徑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各路媒體就此給出解讀和展望,不僅非常必要,實際上更體現了人類社會對美好未來的期待。但問題是,上述電視媒體的相關解讀恰當嗎?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找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而兀自將美國並無新意的最新表態看成是關係改善的積極信號,其真的有助於中美互信嗎?

  坦率而言,不論是台海問題還是西藏問題,中美雙方早已在建交公報中給出過定性,如今已過去三十多年,美國至今還是以上述問題作為其尊重中國利益的聲言,這是與時俱進的表現嗎?事實上,即便按照兩國曾經有過的定性來評價現實中的雙邊關係,美國也完全違背了其關於台海問題和西藏問題的相關承諾。在嚴重損害之後又作出毫無意義的所謂“善意”聲言,這種行為方式不僅是對中國的侮辱,而且更有可能成為其他國家群起效仿的典範。

  中國人必須意識到,奧巴馬雖然聲稱“今天美中關係具有塑造21世紀的能力,其重要性堪比世界上任何雙邊關係”,但其側重點除了局限在“美中兩國面臨核擴散、地區和平與穩定、氣候變化和全球性挑戰”等他自己所關注的領域以外,卻並未對中國所關注的有關“匯率操縱國”問題給出明確表示。其實,由於支持“台獨”和“藏獨”尚不具備條件,因此在進行了對台售武和接見達賴之後又以不支持“台獨”和“藏獨”的政策宣誓來促使中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和伊核問題上作出合乎美國利益的妥協,實際上依然是美國“遏中”理念的具體反映。事實上,即便中國如美國所願,下次再次發生危害中國利益的事件也很難避免。

  正因為美國計劃“遏中”的動向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因此,中方對奧巴馬的最新表態究竟應該作出怎樣的反應,實際上是無法規避的實質性功課。事實上,在面對美國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在華府外國記者中心舉辦的吹風會上所指的“中方也認為伊朗核項目是危險的”之中方立場,特別是面對4月中旬將在華盛頓舉行核安全峰會,一些媒體已經表達了“中方應參與核安全峰會和參與對伊制裁”的主張。雖然該主張也闡釋了其自己的充足理由,或者具體點說,那就是,維持穩定的防核擴散體系已是整個國際社會的一致主張和共同選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