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醞釀中的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10-04-13 09:30:43  


 
  同樣地,社會領域的問題也是困擾中國政府的心病。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指出“各種積極變化和不利影響此長彼消,短期問題和長期矛盾相互交織,國內因素和國際因素相互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兩難’問題增多。”這也就指出了中國社會矛盾所面臨的複雜性。中國社會矛盾的突出性、長期積累以及複雜性,已經很難繼續以經濟增長和實現平衡了,尤其是在中國公民意識不斷增長,網絡問政、民眾參政議政的風氣逐漸形成,各種社會問題、經濟問題不斷暴露在公眾的面前的情況下,公眾要求改變現有的不公平、不平等的社會環境的呼聲日益增強。這已經不是經濟增長就能夠實現平衡的了。中國社會出現的這種變化,給北京政府增添了不少的壓力。 

  因此,如果北京決定推行經濟轉型的政策,決定重新建立起社會政策,以解決包括教育去行政化、醫療改革、戶籍改革等各類民眾關注、關心的社會問題時,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顯然是必要的。這符合中國建國以來的共產黨的執政風格。中國社會特點決定了北京不得不如此。 

  所以,中國如此的外交姿態,應是為中國的內政改革鋪路,所以需要營造良好的外部政治環境。否則,像如此突然的外交“妥協”,就如同《聯合早報》刊登《缺乏境界的中美關係》一文中所指出的,這只是再一次驗證了中國外交上的集體無意識以及繼續讓美國的現實加機會主義繼續有存在的理由,並“敲詐”中國經濟。果真如此,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建國六十年、經濟崛起三十年來的外交失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