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不對稱“核心利益”怎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0-04-15 11:29:30  


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最近再次成為全球財富的第一熱點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訊/不管是奧巴馬到北京訪問,還是中國政要出訪全球各國,胡錦濤、溫家寶等等中國高官都非常強調尖端的一點:這就是中美要尊重雙方的"核心利益"。有觀點認為中國的核心利益就是那些人權和政治問題(如達賴、台灣及主權其軍售等),幾乎所有國家都必須尊重,否則中國就可能毫不含糊的堅決"翻臉"。在4月12日的這一次"胡奧會"上,中方、胡錦濤主席與奧巴馬總統討論中美最近在台灣問題和西藏問題上發生的一些摩擦,進一步闡釋中國的立場,再次要求美國要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而美國及當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則不同於中國,將金錢與經濟利益高於一切,美國最尖端的"核心利益"就是美元,而對於美國總統、國會及議員來說,"核心利益"就是選票。政治與經濟的兩個核心利益的碰撞,誰會讓步?除了中國選擇為犧牲政治議題——"寸土必爭"之外,中國的所有包括人民幣、金錢、財富等等都可以"有限度"的選擇、變更和放棄的可能,然而西方大國沒有特別的"政治利益"可供選擇(除非選票),有的就是選票下的經濟利益則高於一切,因為經濟利益可以左右選票。 

  而今的國際社會,中國雖是一個新興的崛起大國,但對國際場合的"政治利益"依然分外尖端敏感。就一個大國的"政治利益"而言,中國依然沒有擺脫60年至今全方位絕對的"短板"。而此次,中國貨幣、人民幣沒有擺進"胡奧會"此輪重要會議議程,就是中國與全球主要大國"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的重大不同。21世紀以來,主要發達國家和主要大國,在國際大環境下,已經沒有中國式的"台灣問題、西藏問題"這樣的政治問題了。人民幣只有升值一條路 

  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最近再次成為全球財富的第一熱點。儘管中國總理溫家寶最近公開表明:"中國人民幣幣值沒有低估",但面對全球各國、特別是"高收入國家"的群起而攻之,中國經濟面臨的國內外壓力,人民幣重新浮動並且逐漸升值勢所難免——中國已經不是"計劃經濟"時期的"鐵板一塊"了。退一萬步來講,如果沒有、不是貨幣利率升降變動的根源差異,中國還將"計劃經濟"轉軌"市場經濟"幹什麼?! 

  作為全球的貿易大國,中國人民幣匯率除了關係到13億中國人之外、還關係到全球各國的經濟、財富"平衡"(這是G20倫敦峰會的一致共識),於是中國貨幣再次成為全球財經界的熱點實屬必然。中國總理溫家寶最近公開表明,中國人民幣幣值沒有低估,他非常強硬地表示,當前某些國際勢力"以各種壓力來迫使我們升值,我們絕對不會答應。"這種官方的強硬表態,被解讀為人民幣近期內不可能升值的一個主要信號。然而這個信號,與其說是一個經濟信號,還不如說是一種政治姿態,鑒於中國經濟面臨的國內外壓力,人民幣重新浮動並且逐漸升值勢所難免。否則講於全球各國"平衡"、怎麼來"平衡"?用什麼來"平衡"? 

  中國政府言之鑿鑿,誓言沒有控制人民幣的匯率,這有一個60年不變的實證:中國前30年人民幣紋絲不動;後30年只有其中的三年有所變動,那麼中國"計劃經濟"是怎樣變成了"市場經濟"體系的?"貨幣自由兌換"是美、歐(注:歐盟是27國;美元區與美元直接掛鈎國、地區包括新加坡、香港港幣、韓國、日本、石油輸出國組織等等有10多個國家)"市場經濟地位"規則的第一要件。即便是全球198個聯合國成員國中的100多個國家都承認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但美、歐不承認不給予,則標誌著全球近30個"高收入國家"中的90%都不同意,中國將面臨著全球絕大多數"法制國家"貿易的"圍追堵截"--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