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美關係仍震盪 奧巴馬缺戰略魄力

http://www.CRNTT.com   2010-05-23 00:12:42  


 
  美國戰略守成思維及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就美國方面而言,其一系列對華動作都折射著戰略守成思維的深刻影響。所謂戰略守成思維一般是指國際體系中霸權國的權力和利益經過極度擴張和絕對上升之後,無論轉入相對平穩發展還是相對衰落階段,霸權國總是試圖無限延續甚至是繼續擴大其霸權優勢的一種心傾向,在行為上仍然保持出霸權鼎盛時期的習慣或特定傾向。

  上世紀末,美國新保守派曾提出“新美國世紀工程”,目標是在21世紀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和單極世界格局。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受“9.11”事件、伊拉克及阿富汗兩場戰爭,尤其是2008-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衝擊,美國的軟硬實力受損,一超地位繼續下降;與此相對應的是,以金磚四國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大國群體性崛起,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無論從東西還是從南北方向上衡量,都比以往變得更加平衡,世界多極化趨勢比以往更加明朗清晰。

  在此龐大恢宏的國際政治格局變動的背景下,美國對外戰略中的守成思維日益濃重。2009年,以“變革”為旗號的奧巴馬總統上台後,拋棄前任布什政府單邊主義政策,在策略上放低姿態,與世界各類國家展開接觸。然而,奧巴馬畢竟是美國主流文化孕育的、代表和伸張美利堅民族利益的美國總統,其對外戰略不可避免地受到戰略守成思維的影響和塑造。在2010年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曾高調宣稱,美國不會接受世界第二的地位,使其戰略守成思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達。

  戰略守成思維本質上就是一種優勢保守思維,這在中美關係的戰略、安全、經濟、政治等諸多層面均有明顯的痕跡或體現。

  就戰略層次的中美互動而言,美國對華政策和行為總是滯後于對華戰略認識及定位的提升,兩者總是存在顯著的落差。美國對華戰略守成思維的上升,是伴隨著中國持續崛起的進程不斷提升的,尤其是在認識到中國的崛起不可阻擋之後。2005年,美國時任副國務卿佐立克提出了“利益攸關方”的概念,意思是美國將接受並致力於影響和塑造中國和平崛起的進程和道路,使中國成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中美雙方同意致力於推進“建設性合作關係”,但在對華政策的實際層面,更多的是強調中國發展的不確定性,因此無論在雙邊關係,還是在同盟策略上,仍把防範中國作為對華政策的底限。2009年奧巴馬政府上台後,通過國務卿希拉里訪華,兩國關係實現平穩過渡,雙方同意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進而提出“戰略再保證”的概念將中美之間的戰略關係具體化,其大意是美國歡迎一個繁榮強大的中國參與國際社會,但中國必須向國際社會保證中國的崛起不以損害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為前提。在此,“戰略再保證”概念仍然是一個不等價的交換模式,即美國用空洞的姿態換取中國方面行為和政策的保證。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雙方發表了《中美聯合聲明》,雙方不僅“重申致力於建設二十一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還表示將“採取切實行動穩步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夥伴關係”,並對相互尊重彼此領土與主權的完整與統一做出鄭重承諾,實際上是對“戰略再保證”概念的片面性進行了修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