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作為國際債權大國何時能名實相符

http://www.CRNTT.com   2010-05-27 09:24:12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訊/“中美關係,從根本上講是非對稱的依賴關係,因此,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資產,通過提升中國國際債權大國地位來尋求更大利益,對中國意義深遠。首要問題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建立境外人民幣投融資渠道,調整對外資產結構,減少債權投資,增加對外股權投資,將中國的資本優勢轉為制度、資源和投資的優勢,完成由被選擇者向選擇者的轉型。”《上海證券報》今天登載張茉楠的評論文章“中國作為國際債權大國何時能名實相符”,作如是評分析。詳細內容如下:

  當前“中美經濟不平衡”,被指是美國經常賬戶的巨額赤字與中國經常賬戶的巨大盈餘之間的不平衡,而實際上這種失衡更深層次反映的,卻是債權國與債務國之間權利與利益分配上的嚴重失衡。中美之間的關係,從根本上講是一種非對稱的依賴關係,因此,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資產,通過提升中國國際債權大國地位來尋求更大利益,對中國意義深遠。

  中國成長為債權大國的速度比崛起為經濟大國的速度更快。2006年中國繼日本和德國之後成為世界第三債權大國,並於2008年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債權國。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中國2009年共購入美國國債約2000億美元。截止到今年2月末,中國仍以877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有量,位居美國全球第一大債權國地位。然而作為國際債權大國的中國權利和義務嚴重不對稱,正面臨著不成熟債權國的種種困境。

  從結構上看,中國債權國地位是防禦性的“官方債權國”,而不是主動性的“私人債權國”。如果一國的對外投資是以直接投資、私人性質的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為主體,可稱為“私人債權國”;如果一國的對外投資是以儲備資產或官方貸款為主要形式則稱之為“官方債權國”。從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結構看,2009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34601億美元,外匯儲備餘額為23992億美元,儲備資產占對外金融資產的69.3%。在對外金融資產增量中,對外直接投資增加2296億美元,證券投資增加2428億美元,其他投資增加5365億美元,儲備資產增加24513億美元,分別占對外金融資產的7%、7%、16%和7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