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亞區域合作面臨四大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0-05-31 10:31:28  


資料圖片:2007年1月14日,第十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在菲律賓宿務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會議。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訊/當前,不同的區域合作倡議相互競爭,反映了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和相互博弈。譬如,“亞太共同體”、“東亞共同體”、10+8(或10+X)等主張層出不窮,互爭短長。澳大利亞不滿足於在區域合作中有一席之地,還力推“亞太共同體”倡議,力圖使自己占據重要地位。表面上,人們對此的主要批評是這一地區已有足夠的對話機制——從經濟領域的亞太經合組織 (APEC)到安全領域的東盟地區論壇(ARF)再到定位還不甚清楚的東亞峰會(EAS),另搞一個新機制有何必要?但實質上還是相關各方的主導權之爭,即誰在地區機制中起多大作用。

  對於“亞太共同體”設想,東盟頗感緊張,擔心被邊緣化,因為“亞太共同體”主張有大國協調的明顯印記,新加坡等小國就更是如此,故又提出10+8或東亞峰會擴容等方案,其核心目標是維護自身地位。

  再看美國。奧巴馬上台後,美在區域性安排方面顯示出進取姿態。去年美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已經為參與東亞峰會創造條件。目前,美正積極考慮奧巴馬總統出席2010東亞峰會事宜。美國還重視並選擇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也稱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即TPP),且已付諸行動。TPP由文萊、智利、新西蘭和新加坡開啟於2006年,目標是到2015年在相互間去除所有貿易壁壘。2008年11月,澳大利亞、越南和秘魯宣布參加TPP談判,於是成為7國。去年12月,美國貿易代表柯克宣布美參加TPP正式談判,其重要理由之一,在於TPP具有進一步吸納其他亞太國家的潛力。今年3月,TPP進行了第一輪正式談判。這被視為美奧巴馬政府擴展與亞洲交往的一條渠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