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靈活準確運用導彈後撤籌碼推動政治對話

http://www.CRNTT.com   2010-07-31 08:16:47  


 
  而“陸委會”則透過其副主委劉德勳作出回應,表示兩岸經貿交流所衍生的問題仍需透過兩會協商機制平台處理,等經貿議題解決了,包括軍事互信在內的兩岸關係才能有正面的發展,兩岸面對長遠的未來也才能有更好的互信基礎。 

  聽了台灣“國防部”和“陸委會”的回應,頓時使人產生“葉公好龍”的感覺。實際上,有關“後撤導彈”的議題,一直是台灣方面主動提出的。無論是李登輝時代,還是陳水扁時代,尤其是馬英九時代,“導彈後撤”均是台灣當局操弄在手中的“王牌”。尤其是馬英九,還將“後撤導彈”作為兩岸進行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談判的先決條件。

  但當大陸軍方就此正式作出正面回應時,台灣方面卻又遲疑踟躕了。軍方的籍口是由於大陸的導彈大多可機動部署,故將之後撤在軍事層面並無實質意義,但仍“樂觀其成”。而文職則以“先經後政”來作拖延,要等到經貿議題解決了,才進行軍事互信議題的談判。還是軍人出身的國民黨籍“立委”林郁方揭穿謎底,此議是被卡在“一個中國”原則,如以此來做前提,那就不用提了。

  國民黨不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嗎?林郁方不也是堅決反對“台獨”的嗎?為何又拿“一個中國”來說事了呢?看來,問題的關係是在於“先經後政”。台灣方面是擔心倘若大陸真的主動後撤導彈,就等於是向台灣方面施加壓力,要進行包括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在內的政治協商。但按馬英九現時的想法,是仍然不願接觸兩岸政治協商議題,甚至連兩岸政治對話也不願談。因為兩岸政治協商對他來說,有可能是一把“雙面刃”,既有可能會提高他的政治威望,甚至有可能會使他有機會與大陸領導人一道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名垂青史;但另一方面,他要爭取二零一二年連任,就必須爭取獲得過半以上選民的支持。實際上,目前多數台灣選民仍是“經濟動物”,對兩岸間的政治議題抱有疑慮,甚至即使是純屬經濟議題的“ECFA”,在開始時由於民進黨惡意操弄,反對的人還是不少,只是經過國民黨和“陸委會”、“經濟部”的積極宣導,而大陸方面也因應時勢,對“ECFA”的內容作出“讓利”,並承諾不向台灣輸出勞工和農產品,才使台灣民眾消除疑慮,連民進黨自己的內部民調也顯示有百分之六十八的民眾支持“ECFA”,從而迫使蔡英文全線退卻。因此,馬英九並不是不想進入兩岸政治協商階段,只是希望能等到爭取連任成功後才邁開這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步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