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5小時就宣布結束救援太驚人 | |
http://www.CRNTT.com 2011-07-29 10:00:04 |
檢察日報:5小時就宣布結束救援太驚人 2011年07月27日10:09檢察日報 舒聖祥 知名評論員 32歲的楊峰在動車事故中,失去了岳母、妻姐、外甥女、妻子,還有他尚未出生的孩子。他說自己24日淩晨2點半到達出事地點時,“現場已停止救援,他們說沒有生命跡象了”。但是,妻子和岳母的遺體是24日下午才找到的,“我太太就在下面,為什麼沒有營救?”由於妻子不幸被毀容,楊峰流淚問道:這是撞的,還是被挖的?楊峰親屬說,可以不要賠償,但要求將事實全部還原,給他們一個說法(7月26日《新京報》)。 被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稱為“這是個奇跡”的小女孩伊伊,也是在24日下午被找到的;她是“計劃外”的幸存者,發現她時距離宣布救援行動結束,已經過去了十幾個小時。然而,她的奇跡不只得益於生命的頑強,更得益於責任的擔當。因為,如果沒有溫州特警支隊的堅持,伊伊的“奇跡”根本不可能發生———溫州市特警支隊支隊長邵曳戎說,我下午接到指令要用吊機把車廂吊起來,放到橋下來清理。我不同意,堅持在鐵軌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有了小女孩伊伊的“奇跡”,那麼包括楊峰在內的遇難者家屬當然有理由“幻想”:我的親人是否也被生命探測儀誤判為“沒有生命跡象”?如果有一個像溫州特警支隊那樣負責任的救援者,他們是否同樣有可能生還?為何淩晨就結束了救援行動,下午還能找到多具遇難者遺體,甚至還有幸存的伊伊?這是需要解釋的,不是發言人一句“這是個奇跡”就能糊弄過去。遇難者家屬和公衆有理由對救援行動提出質疑,因為在遇難者遺體尚未被清理抬出的情況下,就宣布救援行動結束,無論如何也是非常草率的。 我不禁想起央視報道中的一個鏡頭:懸掛在橋邊直插入橋下的車廂,在24日上午就被機械設備強力放倒在了地上,發出沉沉的悶響,由於是車廂頂部著地,挖土機又接著給它翻了個身,塵土漫天——此刻,這節懸掛著的車廂里的幸存者和遇難者都已經被抬出了嗎?還是,僅僅轉運出了被發現的傷者,經過生命探測儀檢測沒有生命跡象,在遇難者遺體根本沒有抬出的情況下,就對車廂實施了機械放倒?而那里面,會否原本也有像小伊伊那樣被生命探測儀漏掉的幸存者? 每次事故發生後,無論是中央領導的批示,還是地方官員的強調,都是永遠將救人放在第一位。可是,發生這麼大的動車追尾事故,僅僅五個小時就宣布救援行動結束,甚至很多遇難者遺體都未能抬出,就下命令將車廂放倒或者吊到橋下,這個“速度”也未免太為驚人了!是的,我們總是在強調速度,不僅火車越來越高速,就連出了事,恢複通車也是神速;速度也許不是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忽略了規律,忽略了科學,甚至忽略了生命——神速完成的救援行動,是一種可怕的速度,發生在伊伊身上的奇跡,其實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為何救援行動才五小時就早早宣布結束?為何我們如此相信并依賴探測工具,甚至都不願意再次派人進車廂搜尋?為何遇難者遺體尚未抬出,就對車廂進行機械操作?別說可能還有幸存者,就算沒有,對遇難者遺體又是否足够尊重?被毀容的遺體是否正與此有關?與拯救生命、尊重生命相比,快速恢複通車真的有那麼重要,以至於可以早早放棄對“生命奇跡”的細致搜尋嗎? 所有一切,不僅楊峰需要真相,公衆同樣需要真相。白岩鬆批發言人批得很好,“我們不能把技術是先進的,就等於合格,就等於我們擁有信心。”事實確實如此,出了這麼大的事故,如果連真相都沒有,光靠發言人講“反正我信”,公衆不可能會有信心。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