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兩岸民間政治對話 路徑如何鋪設?

http://www.CRNTT.com   2013-12-26 00:21:20  


 
  第三,路徑的鋪設須有機制化的設計。由於承擔造勢鋪路的功能,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在保持多元管道的同時,須致力於機制化的建立。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機制化建設須注重形成以智庫社團對話為主管道的對話機制。為此,兩岸有識之士已經提出了很好的建議。2012年的國共論壇曾提出和平論壇的倡議;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2013年2月的“習連會”上曾提出民間辦理和平論壇的提議;劉兆玄2013年4月28日在台北舉行的“辜汪會談2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表示,兩岸民間應成立共同智庫和舉辦論壇,不分黨派和意識形態,來探討有爭議、敏感的政治問題,理性探討中華民族的未來;蔡瑋教授建議兩岸在和平論壇的架構下成立共同智庫,甚至考慮建立常設的秘書處,雙方都把事情按照大、中、小,重要性列出一個序列,看看哪些是可以先做,哪些必須後做,做的成、做不到的原因,列出負責主管單位及相關時程。此次兩岸和平論壇能在上海舉行,從兩岸目前反應看,各界多做出正面評價。和平論壇作為常設機構,兩岸主辦單位已經決定要繼續開下去,未來作為兩岸能夠推動和經營的民間政治對話的機制化平台,和平論壇值得期待。

  兩岸兩會談判是得到官方授權的一個管道,以往是經濟性、事務性協商談判,未來在以經濟性、事務性議題為主的情況下可否思考擇時嘗試處理一些政治性問題。

  第四,路徑的鋪設需要有利於政治互信的累積。兩岸政治對話的開啟有賴於雙方善意的表達。兩岸民間政治對話須是增信釋疑、聚同化異的過程。由於是非正式、非官方,民間政治對話可不設限制和框架。對象的廣泛性有利於在廣開言路的基礎上增加瞭解,促進理解,換位思考,建立共識。雙方應協同努力在各自關心的核心政治領域取得進展,逐步消除在政治關係、軍事安全、涉外事務等方面的隔閡和誤解,增進理解和信賴,從而為今後開展正式的兩岸政治對話積累經驗,營造社會氛圍,以民間互信推動官方互信。期待兩岸民間政治對話成為雙方擴大瞭解、增進互信,拓展合作的重要平台。

  第五,從各說各話,暢所欲言進入互動交流、尋找交集乃至發揮創意,建立共識是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發展路徑。兩岸民間政治對話旨在討論事關兩岸關係發展的全域性、戰略性、長期性問題,因此需要累積信任,相互磨合,共創未來,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諒解、達成默契,形成共識。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先要經歷各說各話的階段。這是一個互相瞭解的階段,在此階段雙方都需各抒己見,傾聽彼此;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再要進入尋找交集的階段。這是一個互相理解的階段。在此階段,雙方都需換位思考,善意相待。最後,兩岸民間政治對話還要進入建立共識的階段,這是一個達成諒解的階段。在此階段,雙方需發揮創意,前瞻智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