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民進黨內部權力改組 變化與特點

http://www.CRNTT.com   2016-09-01 00:19:14  


 
  如前所述,民進黨的黨員結構主要集中在六都,分配在六都的“票選黨代表”的人數,共259人,佔所有票選黨代表人數的76.85%。而依據民進黨黨章第十三條,六都的“立委”、市議員全部都是民進黨的“當然黨代表”,更稀釋了其他縣市的黨代表人數,這種制度將使得民進黨成為都會黨而非自己所宣稱的代表中南部基層的農民黨。這次,民進黨全代會有673位黨代表參加,其中六都的票選加當然黨代表就達到了514位,佔全部黨代表人數的76.37%。

  民進黨的30位票選中執委,是由黨代表票選產生,黨代表集中在六都,中執委候選人當然也就集中在六都。在登記的38位中執委候選人中,就有30位是來自六都,六都中以高雄市的候選人最多,其次是新北市,依次為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桃園市。

  (見表3:民進黨黨代表類別人數與登記參選中執委者派系歸類)
  (本表未將特種黨部黨代表列入)

  各縣市中執委候選人人數,是和各縣市黨代表人數多寡充分的互相呼應的;所謂人不親土親,自己縣市的黨代表當然是中執委候選人最主要的票源,然後才是派系的奧援。目前民進黨的派系中,組織最為嚴謹的仍為新潮流系,派系成員分佈在各縣市和六都之中,桃園市、台南市、高雄市由新潮流系執政,新潮流系所掌握的黨代表選票,也是居其他派系之冠。菊系是以陳菊當家的高雄市為主要票源,蘇系是以蘇貞昌主政過的新北市為根據地,游系以游錫堃的根基地宜蘭,以及林佳龍主政的台中市為基礎,吸收各縣市的黨代表選票,謝系則以謝長廷經營的台北市、高雄市為票源。

  從第十七屆民進黨權力結構改選的投票情形來看,派系的運作仍然是選舉的主軸。由於競爭激烈,派系操盤手精算了所能掌握的黨代表選票,做了兩波戰術操作。

  請辭中執委、中評委的派系運作

  依據民進黨黨章規定,民進黨除了票選黨代表以外,有六類當然黨代表,現任的中執委、中評委、“立委”、六都市議員都是當然黨代表,而且,現任中執委、中評委都還可能同時也是“立委”或六都市議員。因此,請辭中執委、中評委,仍能以“立委”或市議員的身分維持當然黨代表的身分,卻能讓因為請辭而產生的空缺遞補派系成員進來,再以現任中執委、中評委的身分,取得當然黨代表的身分參與中執委的選舉。緣此,選前民進黨計有新系許淑華、蘇系呂孫綾、綠色友誼連線林武忠請辭中執委,讓目前無派系的洪智坤和蘇系的李瑜晴遞補到中執委。許淑華是台北市議員,呂孫綾是“立委”,林武忠是高雄市議員,請辭後仍為民進黨當然黨代表,仍有選舉中執委的投票權,遞補的洪智坤和李瑜晴卻因為是現任中執委,也成為當然黨代表,增加了派系在選舉中執委的選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