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民進黨內部權力改組 變化與特點

http://www.CRNTT.com   2016-09-01 00:19:14  


 
  第十七屆民進黨權力結構改選,新潮流系是最大贏家,十席票選中常委贏得三席,游系有兩席,蘇系、綠色友誼連線、英系、水利會系、三立(海派)系各有一席,謝系成為最大輸家。票源不足是謝系最大的問題,趙天麟在選舉中常委時,把票投給三立(海派)系林瑩蓉,算是沒有得罪三立(海派)董事長林崑海,否則,如果連中常委選舉,都要落得謝系管碧玲和三立(海派)系林瑩蓉以抽籤來決定(中執委都各有兩席),不管最後由誰抽籤當選,謝長廷和林崑海之間都要留下嫌隙,這樣的現況,還算是輸了選舉守住了江湖道義。

  結論:蔡英文是“權力的平衡者”

  從520前後到現在民進黨全代會落幕,蔡英文能操作的“政治餘裕”其實都不能算大,尤其是跟陳水扁相比,蔡英文不管是出於主觀的節制或是受限於客觀的外部國際政治框架或內部法制、派系下的結構,她是個苦心維繫“權力的平衡者”,沒有快速走向政治權力的最大化-濫權、專制,謹慎地處理每一次的政治場域中所碰到艱難險阻,甚至在這次全代會上把執政以來的扣分事件和不遮掩地大方揭露,不得不說她是個腦袋清楚的人。

  目前,建構中的英派還停留在行政體系中,受限於人頭黨員發展的起步太慢,影響了黨內的層級權力結構配比,但是行政資源領導一切,謝系沒了地方執政的地盤,是這次敗北的主因,可以預見的派系執政地盤的法制性轉移也是英派在全代會後能夠開始重新整合的依憑。所以,作為權力平衡者的她,全代會中執委、中常委選舉剛剛落幕,新一輪的政治平衡才剛剛開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