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郭震遠論蔡英文兩岸政策有何不同

http://www.CRNTT.com   2016-09-06 00:22:11  


 
  人們普遍視蔡為“理念型台獨分子”,即認為她有較完整的“台獨”論述,對蔡而言就是“兩國論”,並且對之長期堅持。有人為蔡辯解稱,蔡從未說過“台獨”。這與李登輝近日自稱從未提過“台獨”頗為相似。但對於政治人物政治理念與立場的判定,從來堅持聽言觀行,而且觀行重於聽言。對於蔡,她或許沒有公開說過“台獨”,但從上一世紀90年代中期走上從政之路開始,她在不同時期的政治表現都清晰顯示了,她對“兩國論”理念和立場的堅持。1998年至1999年,蔡受到李賞識和重用,成為“兩國論”主要炮製者之一,從此堅持“兩國論”的理念和立場,並且堅持以只做不說的方式,積極予以推行;2000年至2007年,蔡作為扁政府大陸事務部門負責人,行政機構副負責人,積極推行與“兩國論”相通的“一邊一國論”,而且比扁更堅決的否定九二共識;2008年至2015年,蔡三度出任民進黨主席,主導了民進黨所有的“逢中必反”事件。總之,近二十年的從政經歷一再表現了蔡對“兩國論”的堅持。無論執政還是在野,蔡都以只做不說的方式堅持推行“兩國論”,並且進一步發展了“兩國論”。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過程中,蔡已經把堅持“兩國論”與強化台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緊密融合,並且在勝選後,準備積極推行。

  蔡英文已開始在台灣島內執政,其“兩國論”的理念和立場,已經成為其兩岸關係政策核心內涵,從而決定了該政策的“台獨”政策基本屬性。這不僅在她520就職演講中得到充分表現,而且將在其今後施政過程中不斷表現。可以預料的主要表現將有:將強化台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作為推行“兩國論”的主要方式;以處處事事把兩岸關係,處理為“兩國關係”為主要手段;以只做不說為主要策略,爭取在儘量減少兩岸直接衝突、對抗的前提下,實現兩岸關係的“兩國關係”化。

  對台灣內外環境的嚴重誤判,是蔡英文

  兩岸關係政策制定和推行的基礎,將導致該政策長期陷於盲目自信與實際上不可能奏效的矛盾困境

  從2015年1月宣佈參選,到2016年1月16日勝選,再到2016年5月20日就職,蔡的兩岸關係政策逐漸定型。在這個過程中,該政策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即對台灣內外環境嚴重誤判,是其政策的基礎,必將導致該政策長期陷於對兩岸關係及其前景強烈的盲目自信,與實際上不可能奏效的相互交織、相互矛盾困境。這在蔡的520演講有最充分的表現。

  蔡對520講話,特別是其中的兩岸關係部分進行了精心準備。關鍵是,如何在繼續回避“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的前提下,得以維持兩岸關係“現狀”,甚至爭取建立“民共互信”,開展“民共交流”。為此,蔡在520演講中做了一系列安排,甚至提及“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它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此外,還通過美國人士向大陸“傳話”,希望大陸方面對於蔡的“善意”有正面回應。但正是因為繼續回避“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大陸方面不僅對520講話予以了嚴厲批判,而且正在採取相應行動,包括中止兩岸的兩岸事務部門和兩會的往來等。顯然,520之後兩岸關係已進入新對抗,蔡的兩岸關係政策剛一成型,即陷入難以為繼的困境。導致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當然是蔡堅持“兩國論”的理念與立場,堅持回避“九二共識”和兩岸同屬一中,而直接原因則是對島內外環境的嚴重誤判,認為只須玩弄文字遊戲,即可交出“及格答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