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郭震遠論蔡英文兩岸政策有何不同

http://www.CRNTT.com   2016-09-06 00:22:11  


 
  迄今蔡對台灣內外環境的誤判後果最嚴重的是:對於大陸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意志和能力的誤判;對於美國插手、干涉台灣問題的意志和能力的誤判;對於台灣民眾“反中拒統”意志和能力的誤判。對於大陸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意志和能力的判斷,是蔡制定和推行其兩岸關係政策,最重要的前提、最關鍵的基礎。對於大陸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擁有的強大綜合實力,以及對台灣的壓倒性優勢,蔡應該有所認識,但實際上卻很不充分。關鍵的問題是,對於大陸面臨的困難,蔡卻有十分誇張的認定。她認為,大陸現在和未來較長時期中,無論內部的經濟、社會轉型,還是外部的東海、南海爭端,以及中美、中日關係的惡化,都促使大陸更希望維持台海穩定,保持兩岸“現狀”,而不願,也沒能力捲入台海衝突,兩岸對抗。所以,台灣只要不直接正面挑釁大陸,大陸就可以“忍受”其“和平台獨”政策。正是這種判斷,成為蔡兩岸關係政策的前提和基礎。很明顯,蔡對大陸的上述判斷完全不符合實際狀況,是根本錯誤的。以之為前提和基礎,制定、推行的兩岸關係政策,將肯定陷於困境。

  美國歷來是台灣最主要的外部保護者、支持者,兩岸關係最重要的外部干擾因素。“親美”是歷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首要的對外政策,也是他們兩岸關係政策中的重要因素。近期,蔡多次明確表示,要在美國推進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中“扮演做出重要貢獻的角色”;積極爭取加入美國主導的TPP,這明顯是爭取美國更多的保護和支持,以獲得在兩岸關係中的有利地位。但是,蔡對於美台關係,特別是中美關係產生嚴重誤判。美國從來只是把台灣視為處理中美關係的一個籌碼,決不會,也從來沒有因為台灣的利益而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即便在中美摩擦中利用台灣對中國進行牽制,也必然有明確限度。1月16日蔡勝選後,美國軍方和重要智庫明確拒絕了台灣希望參與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請求,就是最明顯的證據。對此,蔡的失望也許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從2015年1月開始參選,蔡就一直宣揚,她的兩岸關係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要“遵循民主原則”,“得到普遍民意的支持”;勝選更是促使她認為,她的政策,包括兩岸關係政策,得到了“台灣多數民意的支持”。但這種認識和判斷不符合實際狀況,因為兩岸關係政策並不是2016年1月選舉的熱點問題,蔡勝選不等於民眾支持她的兩岸關係政策。更重要的是,民進黨善於製造民意。蔡津津樂道於台灣年輕人“天然獨”,但台灣有識之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天然獨',只有'教育獨'。所以,如果蔡「遵循普遍民意”制定和推行其兩岸關係政策,只能是欺騙台灣民眾,以“民主”的名義,驅使台灣民眾為其以“兩國論”為基礎的政策,付出代價,做出犧牲。

  蔡做出以上三個重大誤判,當然不是學術水準低下的問題,而是蔡和民進黨人士一廂情願的幼稚表現及政治操弄的結果。這三個重大誤判共同構成了,蔡制定和推行的兩岸關係政策必定失敗的關鍵因素。由於這三個重大誤判,蔡兩岸關係政策制定和推行,從一開始就已深陷盲目自信與實際不可能奏效的相互交織,相互矛盾的嚴重困境。現在已可預料,不僅當前,而且在未來四年中,蔡的兩岸關係政策都不會有重大的實質性調整,不能對其有任何不切實際的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