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拜登對華政策與台灣的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21-03-17 00:03:26  


 
  涉及中美之間的權力關係,政治學者赫斯迪〈K. J.Holsti〉說:“權力是一個國家控制其他國家行為的一般能力。”美國要改變中國,就必須遏制中國的崛起。中共強調不當霸權,但美國遏制中國不是基於安全的考量,而是因為“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美國擔心中國大陸綜合國力的提升,會危及他身居當今世上唯一超強的地位。

  三、“戰略收縮”

  拜登的重要幕僚坎貝爾(Kurt Campbell)和拉特纳(Ely Ratner) ,曾在《外交事務》撰文表示,美國的外交政策多年来一直高估了美國改變中國的能力,既往的對華政策是基於對中國的錯誤期待。我認為既然期待落空,美國衹有正視中國崛起的現實,被迫放棄改變中國的念頭。

  改變要靠實力。雖然整體看來,美國的綜合實力一枝獨秀,仍是當今世上唯一超強。但美國已意識到,中美力量對比,無論是“硬實力”或“軟實力”,都已朝對中共有利的方向發展。

  在“硬實力”方面,美國的經濟總量仍大幅領先中國。中國大陸人均GDP剛超過1萬美元,比起美國的6.2萬美元仍有相當差距。但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差距會逐漸縮小。據大陸國家統計局2021年1月18日公布的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2.3%,美日歐的經濟產出則急遽下降。

  至於軍力方面,美國目前仍是世界頭號軍事強權。根據美國國防部於2020年9月1日公布的《2020年中國軍力報告》,中國目前的核彈頭約200枚,與美國的核武力量差距甚大,但未來10年可望倍增至400枚,並可對美國本土形成威脅;然而中國在建造船艦、常規導彈數量,以及綜合防空系統這三方面,目前實力已經超過美國。

  在“軟實力”方面,特朗普熱衷單邊主義,其唯利是圖、特異獨行的作風,破壞了美國作為民主捍衛者的傳統角色。尤其是國會大廈爆發的一場衝突,舉世震驚,也讓美國大傷筋骨。連當年提出“歷史終結論”的著名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也不得不承認他已轉變想法,認為“現代自由民主是有可能衰敗或倒退的”。

  拜登想要“撥亂反正”,首先須提升美國自身的競爭能力。所謂“外交是內政的延長”,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則強調“內政即外交”,即必須先安內再攘外,纍積實施對外政策的本錢。所以,拜登把抗疫、提振經濟和彌合社會分裂,作為施政優先課題。美中關係當然重要,但就如蘇利文所說,美國應“少關注怎麼讓中國減速,多關注怎麼讓自己跑得更快”。拜登政府希望能站在強勢的地位上,開展與中國的競合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