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俄烏危機啟示與中國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2-05-15 00:05:07  


 
  第三,俄歐之間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紛爭及“身份否定”和戰略互疑問題。人性中感性總是多於理性,戰爭下的人道主義災難最易給大眾造成感情衝擊,卻遮蔽了真實的歷史經緯和悲劇的始作俑者。國際關係在本質上是國家之間歷史性互動的產物,任何現實問題也必然牽涉到深邃的歷史淵源和文化糾葛,其中負面因素往往比正面記憶更有韌性,更易被放大和利用。烏克蘭處於歐洲腹地和歐亞強國俄羅斯的連結點,在至少1300多年中被羅馬拜占庭、蒙古、立陶宛、波蘭、沙俄、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等外族攫取、易手、瓜分,曾是烏克蘭、俄羅斯、猶太、韃靼、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希臘、亞美尼亞、德意志、羅馬尼亞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園,他們也見證了無數次“文明形成與毀滅、民族的融合與衝突、帝國的崛起與解體、革命的興起與轉折、文化的衰落和復興”。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烏克蘭的歷史就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持續尋找自己身份的歷史”。④即便在前蘇聯時代,俄羅斯、烏克蘭作為兩大加盟共和國共享統一主權,但第聶伯河東西兩岸人民的族群、宗教差異依舊留存,並在聯盟解體之後變成俄、烏圍繞民族身份和歷史敘事爭論的根源。冷戰結束以來,如此複雜的歷史背景、急於攀“富”的政策需要,加上美西方推波助瀾,烏克蘭等俄周邊國家在“反俄”“恐俄”“拒俄”的方向上越走越遠,反過來也導致俄烏、俄歐、俄美及北約關係不斷失和、失穩。

  二、俄烏危機的主要啟示

  俄烏能否儘早止戰並不取決於人們的良好願望,要看俄、美兩家何時認為此番戰略競爭的實際損益不可承受,下一步風險不可控,同時也要看雙方可否找到妥協的空間。如上所及,俄方核心要價是與美國和北約達成相互安全保證的一攬子框架協議,不過以目前情況看後者最多是作出重開談判的許諾,但條件可能會是俄停止進攻,甚至退出烏克蘭。由於對內都不好交待,俄美(北約)均需調低“報價”,最可能達成的中間方案是烏克蘭接受俄提出的“暫不加入北約”、實行“中立化”以及克里米亞地位等條件,俄方則同意自烏西部退兵。⑤即便如此,俄美及北約在大概率上將進入“後烏克蘭危機”形態,即相互對峙、時緩時緊的低度安全默契,繼續圍繞對己方有利的歐洲安全秩序展開博弈。如果烏克蘭問題長期化,它也可能變成歐亞地緣政治板塊的“慢性潰瘍點”,不斷牽動相關各方作出連鎖反應。

  從當下來看,俄烏危機這一“風暴眼”給我們提供了哪些值得思考的教訓和啟示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