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學何以陷入“排名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09-05-10 06:33:42  


 
  徐顯明:排行榜無法體現大學的使命性、特色性(山東大學校長、《今日觀察》特邀評論員)

  對大學進行排名,把大學裡面最寶貴的東西給排掉了。第一個就是一個大學的德行,就是看這個大學承擔了多少社會責任,這個大學怎樣對待金錢,這個大學是否具有抗拒誘惑的能力。大學的德行決定了一個大學是否受尊重,但是德行是不能量化的。第二個很寶貴的東西,是大學是要出思想的。一個大學的高度,就在於它思想的高度。大學就像社會的燈塔,點亮這座燈塔的是思想,這個思想也是不能排名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大學的使命性,任何一所大學它的根本使命是培養人。一流的大學有一流的成才率,二流的大學有二流的成才率,但是也並不排除三流的大學裡面的學生也同樣可以成才。在成才這個問題上,世界範圍內的排行榜都沒法把大學的使命排出來。第四個就是大學的特色性,表現為它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複制性,大學排行榜恰恰把這個特色給忽略了。  

  張鴻:要重視潛規則給社會價值道德體系帶來的危害(《今日觀察》評論員)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定律叫莫非定律,就是說如果有一個事情可能發生最壞的結果的話,它就一定會以最壞的結果出現。前天我們的節目當中談了上市公司不給股東分紅,昨天我們談了高考制度可能有這樣的貓膩頂替別人上大學。今天我們又談這種大學排行榜的這樣一個潛規則,就是我們好像會發現在中國很多的行業都有潛規則這本身已經成了一個明規則,這是非常可悲的。所以如果很多行業都這些的話,那我們必須要重視整個社會的這樣一個價值和道德的體系。如果單純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買賣的,但是我們的的確確希望有一些東西是不能買賣的,比如說大學的品質。(來源:央視網《今日觀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