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抗甲流 香港需有持久準備

http://www.CRNTT.com   2009-06-17 12:12:21  


香港對“豬流感”要準備打“持久戰”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訊/香港《大公報》今天登出崔寧的文章,強調“”。文章内容如下: 
 
  政府日前宣布,香港抗甲流進入“早期緩疫階段”。這是個值得警惕的信號。一個多月來,全球疫情迅速擴大,不僅感染者激增,受影響的國家和地區亦在逐漸增加。甲流病毒攻城略地,無孔不入,其勢難擋。世界衛生組織不停地呼籲,警戒級別也一再攀升,由四級、五級,不久前又提高到六級。由於香港的特殊性,這種特殊主要表現在面積狹小,人口稠密,四通八達,無可避免成為病毒擴散的典型區域,成為世界性災難的一個縮影。

            大規模爆發風險日近

  五月初,香港取得了抗疫第一階段成績,成功抵禦了病毒輸入,政府和市民為之歡欣雀躍。然而,在之後的第二階段,政府的“圍追堵截”策略,功虧一簣,百密終有一疏,在輸入型病例激增情況下,終於出現社區感染和校園傳播病例。由於蔓延迅速,至六月十五日,香港的報告確診病例已破百,且以連續每天差不多有十個新增病例的速度擴張。這一現象說明,政府苦心經營的理想防線被突破,最不想見到的也是最麻煩的狀況已經出現,大規模爆發的風險似乎越來越近。對此,特區政府只能務實面對。

  為防止疫情在校園傳播,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早前作出停課決定,全港幼稚園、小學以及特殊學校停課十四天。這是一個不得已而作出的預防性措施,雖然學生的正常學習受到影響,社會生活一定程度上被疫情搞亂,但政府這項措施還是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理解和支持。然而,這畢竟只是暫時的,或許只是推遲了疫情在學校和社區大規模爆發的時間點而已。在香港現有的環境下,不可能想像甲流可以在一兩周之內從香港消失,就算能夠消失,由於香港周邊地區和主要貿易國家的狀況同樣不樂觀,香港亦難獨善其身。面對這種疫情發展的新狀況,政府在堅持過往“圍追堵截”策略的同時,在社區及校園防疫抗疫和患者治療上要有更大的側重。

  疫情的控制並沒有按照人們善良願望的方向發展,相反,其擴散的範圍和速度出乎意料。現在看來,抗甲流必然成為政府一項長期工作,要對疫情的大規模爆發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和措施上的安排,要打持久戰。為此,在幾個方面要有所強調: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