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京港互信進入良性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09-06-21 08:26:56  


港人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信任度持續上升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訊/香港《大公報》今天登出黃海振的文章“京港互信進入良性循環”。文章表示:“京港兩方面的心結曾經一度是互信的障礙,但香港回歸後,港人擁有比英國殖民管治時代更多的自由和保障,使港人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信任度持續上升。” 文章内容如下:
 
  香港雖然1997年已經回歸中國,但當時中央政府和香港市民之間的互信程度卻令人擔憂。北京中央政府當時下巨大決心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但無論如何不能讓香港成為外國勢力顛覆中國政府的基地。而香港市民想的卻是會不會實施社會主義。京港兩方面的心結曾經一度是互信的障礙,但香港回歸後,港人擁有比英國殖民管治時代更多的自由和保障,使港人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信任度持續上升。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迅速提高,不僅使港人獲得更多商機,也使香港居民,特別是青少年對祖國的認同感大幅提升。

         多數市民讚解放軍

  據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2009年最新調查顯示,港人對中央政府整體表現滿意度,創1997年回歸以來的歷史新高。調查發現58.1%的受訪港人對中央政府整體表現表示滿意,較去年10月的調查顯著上升了7.4個百分點。表示自己是中國人的人數也比去年顯著升高。有73%受訪者表示對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表現滿意,較去年10月的調查上升5.2個百分點;滿意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現的受訪者達84.2%,較去年10月上升了4.6個百分點。胡、溫二人在香港居民心中的滿意度均創了歷史新高。

  香港另一所大學的調查亦顯示:香港市民信任中央政府、對“一國兩制”、以及對中國前途的信心三項指標全部創回歸以來新高,其中對中國前途的信心指數更加高達89%。解放軍駐港部隊每年都舉行軍營開放日,成為眾多香港市民的嘉年華。有幾十萬香港市民走進軍營,和駐港解放軍全接觸。偵察兵的反恐演練、軍營的拳術團體操、水兵的旗語表演等都成為港人的最愛。有香港媒體特別對香港女青年作問卷調查,結果發現100%的受訪問者表示,願意嫁給“瀟灑漂亮”的駐港解放軍。調查結果還顯示,93.7%的受訪市民讚揚解放軍的整體表現。

  香港回歸前,曾經有約30萬港人由於誤信西方媒體,變賣自己在香港的資產,放棄在香港經營多年甚至是祖輩留下的生意,提早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在回歸前就選擇背井離鄉。當時甚至有人稱“某某某將會被特區政府捉來槍斃”。但香港回歸後證明,回歸中國後的香港比英國人管治時期更加自由,連英、美等西方媒體也都發表文章認為,“一國兩制”的確是歷史創舉。當年領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港人好像是做了一個噩夢,看到香港特區護照原來比BNO更加吃香、“港人治港”比英國人管治時代更加自由後,30萬奔波外地的港人,又紛紛變賣在海外的資產回到香港。在這些回流的港人中,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現在活躍在上海、北京和深圳等中國大城市,從事他們心愛的事業,他們覺得這裡才是自己的根。 

            港人樂意振興中華

  英國人原來也打算像在其他殖民地那樣,在香港實施全英語,但受到幾代港人的全力反對和爭取,使香港成為唯一讓英語和原來語言共存的殖民管治地,這充分說明中文在港人心中的分量。香港城市大學前校長張信剛說過,我預見未來的香港人,是一個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的群體。既以內地文化傳統而自豪,又能吸收他國文化的精粹,他們以新的身份為榮,又樂於為振興中華民族而作出貢獻。從霍英東、李嘉誠、邵逸夫、曾憲梓等知名人士在內地的巨額教育捐款,到普通港人對大興安嶺火災、華東水災、四川汶川大地震、廣東風災等救災的捐贈活動;從每年自願遠赴內地西部貧困山區任教的優秀香港大學生,到港人資助的“健康快車”、“光明行動”等醫治病患同胞的行動,都說明港人和內地同胞心心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