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七一遊行”變質 市民反感

http://www.CRNTT.com   2009-07-06 11:30:12  


參加遊行者越來越少,反對派每次都“大幅提高”。
  中評社香港7月6日訊/時事評論員鄭武今天在《文匯報》登出文章“七一遊行變質 市民說不”。文章表示:“隨著近年七一逐漸變質,市民根本不需在當天上街表達訴求,不少人亦不想為反對派拉抬聲勢。”;“近年市民對中央的認同、支持度不斷上升,自然不希望跟從反對派的指揮棒亂舞。這次遊行人數遠低預期,正是一次好機會讓我們思考一下,七一遊行是否仍有需要繼續舉行。”文章内容如下:

  民陣指七一遊行有七萬多市民參與,假如他們不是以為所有市民都沒有看電視報道,那麼就是厚著臉皮公然撒謊。整個維園的遊行人數顯得疏疏落落,只要數數遊行人士佔據的球場數目,大致可推斷出人數,中大及港大估算有二萬九千人至三萬三千,警方估計有二萬七千人,人數大致相若,可信性亦較高。如果真如民陣所言有七萬多人,恐怕要把遊行四周的旁觀人士全都計算在內,才可自圓其說。 

  在遊行前夕反對派信心十足,認為人數至少有15萬,他們的估算主要有兩個依據,一是目前本港經濟不景,社會普遍有怨氣。二是反對派近日發動了強大的輿論攻擊,在金管局總裁、公務員減薪、紀律部隊上街等事件上大做文章,反對派傳媒每日大篇幅報道,謾罵政府的評論日日見報,反對派自我感覺良好,認為現時的政治氣壓有助推動更多市民上街。 

  當然七一之後,滿街都是反對派的眼鏡碎,有某大學教授蠻有先見之明,在七一當日撰鴻文一篇,力指七一將有大批市民上街,政府管治將會受到極大衝擊云云,結果成為大眾笑柄。不過與這位教授想法相似的人並不在少數,這次人數大幅減少正反映他們錯估了民情,誤判了形勢。但他們沒有想過,隨著近年七一逐漸變質,市民根本不需在當天上街表達訴求,不少人亦不想為反對派拉抬聲勢。 

           七一遊行被反對派壟斷 

  近年七一逐漸成為反對派對抗政府的工具,每次七一的人數,都成為反對派向政府施壓的籌碼,所以反對派才會千方百計去報大數,目的就是加大政治力量,向政府施壓。這就解釋了何以反對派總是在遊行人數上錙銖必較,每次數字都無不例外地比警方及大學的調查大得多,對其他人的調查往往嗤之以鼻。可是,民陣又是怎樣算的,外人從來不得而知,但如果衡量了民陣的人手、設備、資源,加上一貫的操守,這個數字有多大可信性,真是天曉得。但民陣每年依然故我,開天殺價,今年人數大減顯而易見,但民陣先是指天氣太熱,所以較少人參與,但開會後又急急轉口氣,指對七萬多人參與感到滿意,政治考量的意味躍然紙上。這種政治優先的色彩自然令市民反感。市民只想反映訴求,何必為你們抬轎。 

  第二個變質就是遊行暴力化,03年七一,數十萬人遊行,秩序井然,未見有嚴重的激烈事件,盡顯港人的文明理性。但近年隨暴力政治抬頭,一些極端的政治人士不時利用遊行場合,製造肢體衝擊,推撞警察,故意違反秩序,已成家常便飯,這次社民連一干人更企圖佔據政府總部,目的是癱瘓政府運作,行為嚴重,受到社會的大力批評,當然亦受到少數偏激人士的喜愛。不過,市民看在眼裡,不會認同這種暴力抗爭,但市民卻被這些人綁架了,訴求被暴力行徑掩蓋了,為什麼還要跟反對派一起胡幹?今年中產人士遊行大幅減少,就是對反對派說不的明證。 

  七一是回歸的大慶之日,在當天遊行怎樣也是不適合,更隱隱然有挑戰中央的意味。近年市民對中央的認同、支持度不斷上升,自然不希望跟從反對派的指揮棒亂舞。這次遊行人數遠低預期,正是一次好機會讓我們思考一下,七一遊行是否仍有需要繼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