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灣金融企業混亂 八大治理建言

http://www.CRNTT.com   2009-07-17 09:52:40  


台灣金融市場變幻莫測,與不夠規範有關。
  中評社台北7月17日訊/《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周信佑的文章“金融企業混亂 如何周延法規、保護投資人” 。文章内容如下:

  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來台演講就指出美國金融海嘯三大主因就是:(a)不周延的金融法規、(b)長期的低利率政策、(c)社會上普遍擁有的“自滿”心態。其中金融法規的不周全更是導致此波金融海嘯最重要的因素。 

  觀看台灣近年金融亂象,二次金改諸多黑箱作業,嚴重違反市場透明機制,造成相當多的爭議。銀行過去視為財富管理業績重要來源的連動債亦客訴頻傳。 

  筆者整理相關資料,提出八點建言,(一)盡速整合金融法規,加強投資人保護。(二)金融監理與公司治理整合。(三)修正銀行法,強化預警機制並啟動退場機制。(四)修改銀行法第62條、64條,強制銀行限期清理與補足資本。(五)加強預警措施,改採集團監理。(六)全面檢討存款保險制度。(七)成立金融犯罪專責機構。(八)比照日韓建立快速機制,扣押破產機構在台相關債權。作為周延相關法規與保護投資人權益之參考,提升“國家”整體金融的競爭力與保護投資人。 

             壹、背景說明 

  一、前言 

  全球金融危機始於去(97)年 8月以來的美國次貸風暴,由於金融監理過於鬆散,投資銀行高槓桿的風險操作導致美國前五大投資銀行消失了三家:美林(Merrill Lynch)、雷曼(Lehman Brothers)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而碩果僅存的“唯二”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亦心驚膽顫,甚至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亦面臨分崩離析的危機。這波金融危機也以極快的速度蔓延至全世界,國際銀行體系瀕臨崩潰,諸如貿易信用等最基本的融資功能都出現緊縮情況。 

  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來台演講就指出美國金融海嘯三大主因就是:(a)不周延的金融法規、(b)長期的低利率政策、(c)社會上普遍擁有的“自滿”心態。其中金融法規的不周全更是導致此波金融海嘯最重要的因素。美國聯準會 (Fed)主席柏南奇 (Ben Bernanke)更是呼籲盡速全面修訂美國金融管理規則,致力緩和金融市場大起大落的循環。 

  台灣的金融機構也因為為這些企業銷售相關的連動債,面臨重大損失,或因為未依規定銷售遭投資人求償。再加上前“總統”陳水扁所推動二次金改的種種亂象,讓我們必須謹慎思考,金融法規與執行是否有檢討之必要。本文整理名家觀點,提出建言希望作為政府未來施政之參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