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雙馬拚經濟 奧巴馬更有危機感

http://www.CRNTT.com   2010-02-01 11:51:13  


  中評社台北2月1日訊/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雙馬拚經濟 奧巴馬更有危機感”,文章內容如下: 
 
  日昨奧巴馬向“國會”發表國情咨文,適逢馬英九國民黨智庫集會研商,主題都強調“做好這一任‘總統’與集中力量衝剌經濟表現的決心,很有對照評看的價值。

  兩馬英九都同樣面對就任時民意支持度高挺而今餒洩低盪的窘境,同時,百姓最關注的經濟情勢,則在猶疑徘徊中乍見復甦春色,是否真有一個清朗的二○一○年?兩家主政部門其實同樣沒有把握。台灣逕自興沖沖發表已經步上V型復甦;而美國則以目前似乎處在一種N型復甦態勢,須俟二○一三年才能真正回春。奧巴馬的危機感與覓求脫困再起的壓迫感,比馬英九更強烈。

  奧巴馬提出的努力目標與對策,最核心的念頭建立在“不必作討好所有人的事,而應當作國家必須要作的事。”第一件是大刀闊斧進行金融改革(這是台灣該作而不敢作的大事),其次強化基礎建設、開發潔淨能源,視中小企業是啟動經濟復甦的關鍵,擴大投資國民技能升級與高教普及,改革學校課程以改善人力資本結構,鞏固本土就業機會,激勵出口以在任內達成出口倍增,同時強調增加國民創造力及國家創新之投資。看起來無一不是台灣馬英九所最當為也必須為的要項。

  馬英九提出“發展高就業成長”經濟政策模式,並推動“創新走廊”發展台灣成為歐美與亞太區域經濟之間的中介利基平台,確也是足可與奧巴馬新策略相互媲美的新方針。積極誘發民間投資、增加政府消費而不是由庶民消費帶動,應當是馬英九實現新政策的重要準據,譬如以一萬小龍計劃擴大吸引外人資本、技術與市場的引進,以政府消費充實中小學校的教學設施與保健室配備藥物,打開中小企業的資本籌集機會與擴大商品市場,以創造更大的就業、所得及稅收效應。

  更重要的是,應該學習奧巴馬的改進領導力與改善政府效能的決心與作法。首先是要馬英九本人作到“少開口少動手腳”,好讓部會首長乃至資深高官,回復到老蔣小蔣時代,在沒有掣肘及“背後冷箭”下,勇於承擔發揮,讓部會單位可以有效運作動員,既可提升政府效能,更能擴大施政績效;目前部會“飛象過河”不務正業的現象也必須立即矯正,否則再好的方案計劃,都會走味變調。其次是現行政府採購法已成為吞噬政府效能及官員玩法弄權卸責貪腐的溫床,必須徹底矯正,才能使台灣在馬英九任期內成為真正的創新先進“國家”。

  過去十年台灣早已成為信心及資本(包括實體資本及人力資本)俱告嚴重流失的“國家”,“兩馬”在痛定思痛的相互借鏡參照中可獲得的前瞻作為,或許有助於台灣經濟社會的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