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政治前途的程序正義可以零售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6-02 12:45:45  


由全國台灣研究會主辦的“兩岸關系:和平與深化”學術研討會1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共同探尋深化兩岸關系進一步深化發展的新途徑。
  中評社北京6月1日訊/“大陸方面如果能夠深刻體察議會主權理論,則應當考慮立法承認台灣人民選舉產生的各級民意代表的正當性,認可他們皆為中國境內的合法的人民代表,邀請台灣的立法委員參與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倘若大陸方面有此膽識,則可以假設台灣立委不無參與全國人大的可能,於是台灣的政治前途,得以加以零售處理。”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包淳亮文章“台灣政治前途的程序正義可以零售嗎?”,作如是評說。詳細內容如下:

  近年在台灣有不少嚴肅地討論兩岸統一的可能性與方式的文章,例如不久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先生的《統一的程序與實質正義》一文,即是與大陸的學者章念馳進行辯析。

  曹興誠強調大陸發展兩岸關系時,缺乏對於程序性安排的探討,確實點出了一大症結。曹興誠主張台灣訂定“兩岸和平共處法”,當大陸要實踐統一,可以提出方案,供台灣民衆公投予以認可,以此解決程序正義的問題。

  這種公投統一其實在十餘年前民進黨提出“獨立公投”時即有輿論探討,只是當時時空背景與今迥異,統一並無現實的物質基礎。

  曹興誠的文章有其意義,但章念馳的文章亦有值得進一步深思之處。

  章念馳期待台灣人民稍安勿躁,因為大陸經濟雖已頗有發展,但消解獨立聲浪有餘,促進統一之力猶頗嫌不足。

  問題在於,章念馳的稍安勿躁未能解決現狀的拉扯,而曹興誠的“和平共處法”對於未來的許諾依然空洞,兩者都無法消解焦慮。我們固然可以想象在曹興誠的主張下,大陸必然會在條件適當時機才會要求台灣進行統一公投,但人們仍然可以合理的追問:現狀究竟是什麼、未來究竟會怎樣? 


【 第1頁 第2頁 】